澳大利亞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盡管近期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速度放緩,但對2100年地球變暖進程并無影響。
該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氣候變化》上。報告中比較了兩組氣候模型,一組包括了當下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速度放緩這一因素,另一組則沒有。研究發現,長期來看,兩組模型得出的全球變暖的程度基本保持不變。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氣候系統科學研究中心首席調查員、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教授馬修 英格蘭解釋說,“研究結果說明目前全球變暖速度放緩對長期的地球氣候變化情況毫無影響,而僅僅是由于代際波動性。溫室氣體最終會覆蓋這種自然波動性,使其影響幾乎為零。”
為了從長期氣溫走向結果中排除短期內波動性帶來的影響,研究人員將200個氣候模型分為兩組,一組模型包括當下變暖減速因素,另一組則不包括,并將它們重新評估至2100年。
分析方法則采用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碳排放的推測方法。
第一個情形是,整個21世紀,溫室氣體的濃度持續上升。第二個情形是,假設溫室氣體的排放由于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努力而減少,排放量將于2040年達到最高峰,并立刻急劇下降。
在高排放量的情形下,本世紀末兩組模型的溫室效應的平均溫差不到0.1°C。在溫室氣體排放量沒有被遏制的情況下,全球氣溫將上升5°C。不到0.1°C平均溫差與5°C的溫度上升總量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但是,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5°C已經完全超過了澳洲政府目標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設的安全限制——2攝氏度這一門檻。
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相當一部分游說團隊曾試圖證明由于近期的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放緩,可以廢除國際和各國致力于抑制碳排放的行動和政策。
這項研究表明,近期的升溫放緩是由于短期波動性。全球溫室效應的長期影響,仍舊沒有改變。除非碳排放量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驟降,不然氣溫仍會上升至十分危險的水平。
英格蘭教授說,“該研究證明,盡管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有短期波動,但由于溫室氣體濃度增長,地球變暖的長期影響仍不可避免。全球溫室效應已經有所改善這一被過度炒作的論點,僅僅只是為了分散當下對于減少碳排放的注意力。”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