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區域13平方公里的三垟濕地水網密布,交錯縱橫的河道將陸域分割成大小161個島嶼,具有獨特的平原水鄉景色,有“浙南威尼斯”之譽,是我國沿海城市目前最大的城市“綠心”。然而,三垟濕地并非原生態濕地系統。頻繁的人類活動、過度的外來干擾,濕地生態系統的“超負荷”,使其生態功能日漸退化,整體水質為劣Ⅴ類。曾有專家論證,三垟濕地的現實生態價值,僅發揮其理論價值的16.4%。
如何幫助三垟濕地盡快恢復生態功能,成了我市一大重任。哪些村要搬遷,哪些村可保留,水體要如何保護……溫州生態園總體規劃修編今年啟動。根據規劃,綜合整治工作陸續推進。重點污染企業已全部打擊,違章建筑超額完成拆除任務。濕地內的9個村莊也將實行合理保留和搬遷。對于4個保留村,將全部進行截污納管。另外5個搬遷村,則采取生活污水臨時收集生態化處理辦法。目前,張嚴馮村的搬遷工作已率先啟動,安置房建設已經動工。為控制外來污染,濕地河網與外河交匯處進行外源污染物攔截過濾。與上江河交界的3個點在上個月通過驗收。同時,水環境整治、底泥清淤、河道清理及河岸生態駁坎、河邊苗木種植、島嶼綠化等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也全部上馬。生態園管委會資源保護管理局局長鄒錦雷介紹,如今,濕地生態功能正逐漸恢復,核心區水質已基本達到Ⅴ類。他們還與溫州大學等高校合作,開發網絡無線傳輸對三垟水體污染物、水體變化等進行實時監控。
“在保護的基礎上,還要合理利用資源,讓成果與百姓共享。”生態園管委會主任金葉斌說,對濕地進行保護性開發,適度發展休閑旅游,不僅讓當地百姓受益,還能促進轉產轉業,有效遏制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如今,復原“橘浦芳洲、白鷺野鴨、菱角蓮藕、河網人家”水鄉原貌的全省最大濕地公園,是三垟濕地保護性開發的具體體現。公園共分三期建設,目前占地3.65平方公里、投資約42億元,包括水環境整治、生態修復、景觀建設及配套安置房、道路工程等內容的仙垟濕地一期公園,已全面鋪開建設。生態園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明燦告訴記者,濕地公園下一步開發建設將仍以維持原貌、生態修復為主,開通水上游線,以手劃船、電瓶游船等環保交通形式,讓游客領略古樸自然的水鄉姿色。同時,增設畫舫甌劇等地方特色元素,點綴水鄉美景。而對于由此興起的農家樂等容易帶來污染的項目,將會加強管理,一切以生態環境優先。
我也說兩句 |
![]() 沒懂,進軍國字號的意思,是申報國家濕地公園?還是什么?浙江濕地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