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及路上發生的事都和人有關。不管路是窄還是寬,是被樹蔭遮著,是比人還高的草叢簇擁著,還是在兩個大水泡子中間穿過,好象都是為人而存在的。魯迅說的對,路是人走出來的,濕地巡護這條路也可說是人情冷暖堆砌起來的。你想想,成立自然保護區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不就是為了緩解環境惡化,給人們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嗎,不保護濕地沒有濕地巡護這項業務,這條貫穿整個保護區連結眾多田園村落的路就不可能形成。要是沒有人為活動或者說沒有明天的環境憂患,不為這點可憐的資源去統一人們的思想,即使有這條路也不會有如此規模或這么大的名聲。有時趙偉就有一種奇怪的想法,保護不就是不去破壞嗎,誰破壞了,不會是野生動植物吧,即使有外來物種入侵,那也是人為的嗎,有大家公認的法律法規,都去認真的執行不就得了,何必扯機放炮的在全國動用這么多的人力物力,不是有錢沒處花了嗎,不會是嫌人太多了怕沒事干若事生非吧,也許這是主要的,穩定壓倒一切嗎。有時也這樣想,人為財死嗎,這是貫例,誰能逃出這個圈圈,領導不是在會議上多次強調,錢和食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缺少這兩樣東西,我們將如何生存,社會又怎能穩定。對自然資源在保護中開發是一個很好的中性詞,誰也不得罪,即能給人以美好未來的瞳景,又不斷來錢的門路,大家都在渾渾然中快活著,將來走向何處,那是以后的事,誰會為不知預測的未來放棄今天的享受呀。哎,想那么多干啥,要是沒有自然保護區,沒有濕地巡護這條路,自己還不知道在哪為五斗米折腰呢。
不管怎么說,這是一條謀求生存的路,是自己走向社會的人生起點。她承載著自己明天所有的期望。
能在這條路上平穩的走下去是要付出智慧和努力的。首先是要充分領會領導對濕地的工作思路,把領導的思想變成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其次是要具備一定的濕地專業知識,還要了解濕地與環境與工農業生產的關系。三是要從社區群眾的直接利益出發,平衡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既要保護好濕地生物多樣性,也要兼顧群眾脫貧致富和整個社會穩定。趙偉體會最深的就是如何讓群眾心服口服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所有的煩惱都會迎刃而解。
有一次在A村D組的地界上遇到的田老四就是個特例。田老四種了六畝蘆筍,當時老兩口一個在施藥一個在施肥,趙偉到跟前一看,施的藥是呋喃丹,劇毒,在保護區禁止使用,化肥是尿素,倒無所為,就是量大了些。于是他就上前勸阻。田老四就很不耐煩的看了他一眼,說:這是我的地,想咋著是我的事,不上肥產量上不去,不施藥蠐螬把蘆筍吃了沒產量,我拿什么賣錢去。站著說話不腰疼,這么熱的天我們容易么。
趙偉伸了伸脖子咽了幾口唾沫,沒敢上火,而是耐著性子蹲在了地里,一邊幫著拔草,一邊和言悅色地說:大叔,施劇毒農藥一是保護區內禁止,怕影響野生動物生存,二是蘆筍內農藥殘留高了人吃了不利于身體健康,如果到農貿市場被檢測出來是不允許出售的,到那時,二老不是白出力了嗎。化肥施多了蘆筍吸收不完,錢花了力出了,還會破壞土壤的原有結構,引起土壤板結,反而不利于提高蘆筍的產量。
老田聽了似有所悟,態度稍有好轉。
實際上在黃河灘種莊稼,最主要的就是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改善沙壤結構以提高保肥保水能力,再選一些好的良種,施一些生物制劑或低毒低殘留農藥,控制害蟲成災,走對路了完全可以事半功倍,經濟效益還是很明顯的。
趙偉把記憶中的農作物經營常識拿了出來。老田一聽這小伙子還真有一套。也就和他聊了起來。
不是沒辦法么,現在弄啥不都得要錢。
不用,就是要二老出點力,把地里及周圍的雜草鋤掉集中起來,漚制腐熟,就是上好的有機肥,這樣一來可以去掉害蟲的滋生地和滋生條件,少施農藥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二來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為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前也這樣做過,就是沒有悟出這么深的道理,近幾年都是隨著大流走,以為省時省力還多賺錢,誰知道也不是很對的,我就感覺這幾年的莊稼沒有以前的好了,原來是這樣的原因呀。你是保護區的吧,這活我先不干了,你如果有空常到我家坐坐,我就在前面村中間,門前有大槐樹的那一家,一定來啊。
到這時,老田似乎對趙偉已很感興趣了。
后來趙偉去過老田家幾次,和他講了講土壤團粒結構和植物吸收營養的原理,把老田高興的逢人便說小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以后兩人便成了忘年交。
趙偉也知道,自己在這條道上混飯吃,什么樣的朋友都得交,只有讓這條路上的事順著領導的意思走,老百姓從心里認你濕地保護這一壺,不去做違背濕地管理辦法的事,才算自己工作有成效,自己的理想也才能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