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通報的2025年第一批18個破壞耕地、毀林毀草典型問題中,有2個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沖擊了耕地紅線,其中河北省廊坊市因同樣事由2023年就被通報并重點督辦過。2024年,有關部門通報的80個同類典型問題中,也有10個是利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坪,其中海南省文昌市2022年就被督察通報過。諸如此類問題由來已久,全國累計整改種草皮恢復耕地的面積達10多萬畝。
其實,早在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中就明確了政策界線,即“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有關部門也不斷督察、促進整改,但看起來屢查不禁。野生動物保護中常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此邏輯也許可以借用到解決草皮生產與糧食生產爭地的矛盾沖突上,即著眼于人工建植景觀草坪對草皮生產的拉動作用,深化園林景觀中自然草地生態價值的認識,積極促進自然草地對人工草坪的替代,進而從生態消費側為草皮生產降溫。
草皮除用于體育運動、護坡等特定場所外,園林綠化中景觀草坪可能是最大的用戶,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發展勢頭強勁,如今已是很大的產業,草坪學也成為熱門學科,不斷強化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2024年全國僅輪換開放的草坪面積就有1.7萬公頃,年草坪的修剪、灌溉、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保養維護費用是近百億元的市場。因為國產草品種少,種子產量低,建植高檔草坪主要依賴進口草種,2024年進口草種達6.62萬噸。好草坪需要好草皮,好草皮需要好草種,好草種還得有好地才能長出好草來,草皮市場又以平方米論價,更一年可種多茬,比較經濟效益高,由此而突破禁令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草皮幾乎勢不可擋,除影響當季糧食生產外,種過草皮的地耕作層變薄,肥力變弱,向好恢復也需要較長時間。
人工草坪大發展引發草皮生產熱,成為耕地非糧化的推手,是和對草坪的推崇分不開的。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態消費日益受到重視,城鄉建設提檔升級,人工草坪為疏林草地式中國傳統園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看點。如草坪建植、澆灌、施肥、修剪等環節多,提升了精細化管理程度,草坪整齊劃一視野開闊,草密度高地表覆蓋好,生長季總是綠油油的,看上去確實很美。緊跟社會發展熱點,草坪多種功能不斷得到闡發宣傳,包括綠化美化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提供休閑、游憩、娛樂、運動場地,吸附塵土凈化空氣,防暑降溫、減弱噪聲,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持生態平衡等,甚至業內著名學者聲稱草坪是生態文明的名片,沒有草坪就沒有時代感,把對草坪的推崇上升到新高度。
人工草坪草型草色一致性好、覆蓋度高、便于精心培育、修剪整齊等優勢不可否認,但既然為城鄉更好的生態環境、人們更好的生態體驗而構建,相比自然草地也有其不夠生態環保的一面。首當其沖的便是需要異地先行種植草皮,形成產、銷、用產業鏈,有意無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觸及到糧食安全國之大者,這是一大短板,而自然草地上鄉土地被植物自生自長,有的輔以人工播種、移栽,可謂一步到位,沒有產銷環節,無需另外占地。其次,崇尚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正成為新的生態消費時尚,這方面自然草地“雜草叢生”的優勢是人工草坪不具備的,后者把不拘一格的園林景觀生物多樣性人為單一化,只有草不見花。再者,自然草地以自然之力生發長成,相比人工草坪各種投入少,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有學者以98個城市為樣本,分析研究中國城市草坪雜草優勢種,有208種隸屬40科137屬,調查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鄉土草本地被植物,有44種隸屬22科,表明園林景觀自然草地有著豐富的種質資源。這些植物雖然被草坪學說歸于“雜草”,常被列為清除對象,但本質上它們才是綠化地真正的主人,有著極強的鄉土情結和環境適應性,只要不剝奪其生存權,給予相應的空間和時間,就能扮靚綠地。北京正在建設花園城市和生物多樣性之都,較早提出將自發生長的植物融入到城市綠化中,形成獨特的群落景觀,已經取得顯著成效,許多小區、公園和路旁綠地基本上是自然或半自然草地了。近一時期正值鮮花盛開,這些草地繁花似錦,建群種有的是諸葛菜,有的是委陵菜,還有薹草、馬藺等,薔薇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莎草科等多科屬地被植物競相補位,草地生機勃勃,新綠嫩葉托舉各色花朵煞是好看,不同植物交替開花,想必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能帶給人們花的芬芳。
美,是園林景觀的生命力,人工草坪美,自然草地更美。人,生態消費是基本需求,看多了自然美會尋求人工美,人工美見慣了又會回望自然美,現在節假日無數城里人不懼遠途奔波勞頓前往自然景區沐浴自然風光,而自然草地方便人們就近領略自然、走進自然,可以滿足經常性廉價生態消費需要。我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3%,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65平方米,村莊綠化覆蓋率達32.0%,總體綠化面積很大,其人工草坪和自然草地的占比直接影響著草皮生產規模。為此,建議各地積極倡導保留護育自然草地,借以取代沒有特殊需要的人工草坪,這是綠化不與糧食爭地的需要,也是生態消費要生態的需要。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