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專業的觀鳥,至少也是正兒八經地野外觀鳥三次了,當時或者是過后總有點所想和所感,想與大家共享!
龍王湖“驚艷”
第一次觀鳥,是很輕松愉快的。
天氣晴朗,藍天白云,深秋的陽光懶懶地照在身上,溫暖而舒適。船行在幽藍的湖面上,像劃開一塊晶瑩的翡翠,讓人怡然自得之余又有那么一點點打破了這份安謐的內疚,偶爾有一只或兩只小鳥從空唱著歌歡快地飛過。在這與世無爭地悠然中,人與人之間也是那樣的和諧自然。我們坐在船頭賞湖光山色、觀魚躍鳥飛,談笑風生。船就在安逸平和中不知不覺地靠岸了。
依然清晰地記得穿過蘆葦叢,站在龍王湖堤岸上的那一剎那,我心中的震憾是如此的強烈,我感覺到文字的缺陷,就是現在也一樣,我不知道用什么樣的字眼才能表達我的所見之美,也許只能用“驚艷”來暫時代替了。
大堤上的蘆葦像屏障一樣,隔開了龍王湖與外界,而我所站的這邊長滿了綠綠的草,柔軟得像綠浪一樣撫過,與之相呼應的是枯水季節淺淺的水灘和黑黑的泥灘,優雅的白鷺就有如這“世外桃源”中的少女一般,有的頷首沉思,有的翹首以待,有的蓮步輕移,有的翩然起舞……各有姿態,各有千秋,一切都是那樣的令人怦然心動。相比之下,湖的另外一個角落里,鸻鷸類就象一群好動的小孩子,黑尾塍鷸麻利地用嘴深入泥中啄食,偶爾有幾只飛起來,轉悠一圈后又紛紛落下。
從雙筒望遠鏡中觀望,鳥、樹、草、水都像一幅幅的畫面從眼前浮過,而單筒望遠鏡則又是一種框鏡效果,鎖定了一只鳥以后,它的一舉一動,一抬頭一擺尾就圈定在這個圓圓的小筒中,有點舞臺燈光聚集主角的感覺。其中的一群野鴨子還真的難倒了咱們,它們懶賴地或睡或蹲在一小土丘邊,隔得遠,從顏色和體型都無法確定它們是什么名字,拿著《中國鳥類野外手冊》,我們核對再核對,只能暫時給它定名為羅紋鴨了,但愿可愛的鴨子能寬宏大量,偶爾被叫錯了名兒也不要太在意。
帶著對野鴨名字的疑慮和對“世外桃源”的留戀,我們在夕陽下歸航了。
這次龍王湖觀鳥,除了驚艷,還有新奇和探求的沖動在我的心頭涌動。我開始喜歡上了野外觀鳥,并且暗下決心,只要有觀鳥的機會,絕對不錯過。
呵呵,這不,又一次觀鳥機會悄然來臨……
淤泥中走,亂草中行
得知保護區野外觀鳥類專家彭大哥要下湖觀鳥的消息后,我幾乎是毫不猶如的決定跟去,幸好他也是很爽快地答應帶上我,于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野外觀鳥類開始了。
我激動得不知道該準備些啥,靴子啊,干糧啊,水啊,觀鳥類工具書啊,筆和記錄本……亂七八糟地帶上了好些東西,后來才后悔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
來到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還是龍王湖,湖水依舊,綠草依舊,白鷺依舊,還是那么美得讓人心動,不過這次沒有花很多時間在賞景上,像個小跟屁蟲,我緊緊的跟在彭大哥的后面,看到什么就問,問了又記下,越是問得多,就越覺得里頭還真的是大有學問可考,大有文章可做。
穿著過于寬大的長筒靴,我艱難地在淤泥中跟著走,太陽也沒有上次那么溫柔,在這深秋好象顯得過于毒辣,炙考著我的肌膚,汗水不停地的流下,我們從這邊跑到那邊,又從那邊跑到這邊,有時在水邊的泥灘上站上幾十分鐘,只是為了看清某種成鳥與幼鳥有啥區別,甚至只是看清鳥的某個部位的特征,比如有無眉紋、腳是啥顏色等等之類的問題,這時我才清楚的意識到,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區別,都能影響到我們觀記錄的正確性,或者成為我們區別兩種相似鳥類的突破口。
就這樣,我們在龍王湖足足呆了三個小時,忘記了中飯,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外面的一切,任由自己沉湎在鳥的世界里,感覺它們的一舉一動,識別它們的一飛一落,甚至是看清它們每一根羽毛的顏色。每一次識別出一種鳥,我都覺得很有成就感,平時都是看標本室里擺著的貼了名字的不動的鳥,現在換成了一只只活生生的鳥在我面前走著,飛著,晃動著,擺弄著羽毛,扇動著翅膀……還等著我來給它確定個名兒,感覺新鮮而又刺激,要是偶爾能捕捉到一只美麗得讓人屏息的鳥的身影,那種激動是無法言喻的,比如,我看到黑翅長腳鷸時,它那黑白分明的體羽,修長高挑的身子,優雅而又輕快地在淺水灘上走動的姿態,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它無意中的一抬頭,一回首感覺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樣,而它偶爾往單筒望遠鏡中一望,簡直就是驚鴻一瞥,效果不亞于楊貴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粉黛無顏色”。彭大哥小心翼翼地靠近它,把它的美框成一種永恒,我雖然有點遺憾,沒有照相機可以拍,但是我把它的舉“翅”投足,顧盼神飛的樣子烙在了腦海中,無需一張有形的照片來喚起,我就能憶起它。
從龍王湖出來,我已經滿身的泥巴,也餓得昏天暗地了,很不淑女地灌了幾口水,啃了個干干的面包,就準備開往另外一個我久已耳聞,夢寐一見的觀鳥勝地——東洼。
真糟糕,錯過了水位線,我們的船擱淺在靠近東洼灘涂二十來米的地方而靠不了岸,但這絲毫阻擋不了我們上岸的行動,我們跳下船,在水中摸索著前行,有好幾次,水都幾乎沒過我的長筒靴,而在灘涂上行走,也不是很輕松,過膝的鬲草經常纏繞在我的腳上,草叢中伸偶爾有個深的泥潭會使我的靴子陷下去,拔都拔不出來,這時,彭大哥就會照顧地回頭拉我一把,感覺像紅軍過草地。其實,若是來島上玩,這么茂密的綠草,軟乎軟乎的,盡管是深秋但也很嫩很綠,一叢一叢的蘆葦開了乳白色的花,風景迷人,讓人好想躺在上面,一動不動,望著藍天白云,潛心聽風吹,觀草動。我們雖然忙著朝中心地帶的水域趕,卻還是忍不住在一叢嫩嫩的蘆葦叢旁邊拍了一張照片,作為我曾今踏上過這片有如仙境的綠洲的見證。
陶醉一會美景后,我們繼續往前走,“路漫漫其修遠兮”似乎沒有盡頭,枯死的草葉鉆進了靴內,我拖著沉重的靴子艱難地跟著彭大哥在茂密的亂草中行走,希望能找條小道,最后終于可以在沒有草纏繞的道上前進了。說實話,我們到達目的地時,除了一群難以辨認的野鴨、岸邊休息的幾只蒼鷺和一只在空中盤旋的猛禽,還有偶爾飛過的幾只小鳥外,幾乎沒有什么意外的收獲。彭大哥甚至問我是不是很失望,但我真的是半點失望的感覺都沒有,雖然收獲不是很大,但是經歷很讓我難忘,辛苦而又刺激,這才是真正意義的野外觀鳥,辛苦跋涉,經受得住辛苦后也沒什么收獲的打擊。
辛苦了一天,老天爺似乎也有點犒勞我們,把夕陽下的目平湖裝點得特別嫵媚。紅紅的晚霞,如黛的遠山,波光粼粼的湖面,洲灘上隨晚風搖曳的蘆葦叢,滿載而漁船,還有那在船舷上休息的鸕鶿……一切都是那樣和諧而悠然,微風拂面,撫去了我一身的疲憊,也讓我忘記了漫進靴子里冰冷的湖水帶給我的寒意,彭大哥用鏡頭不停地捕捉著籠罩在這金色夕陽下的遠山,近水,蘆葦,綠草,洲灘,船家……
經過了淤泥中走,亂草中行后,我相信不會有更加辛苦的野外觀鳥能難倒我了。而如此艱辛過后,不但沒有澆滅我對野外觀鳥的熱情,相反,經過更加深層次的接觸后,我完全地沉湎于觀鳥的苦與樂中,不愿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