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柳笛
張軍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校園里的柳林也開始萌動了。僵挺的樹干活泛起來了,柳條變得越來越柔韌了,仔細瞧,枝條上的節眼一天天大起來,只等一場春雨之后抽出鮮嫩的葉子。枝條間錯落有致地倒掛著幾只小鳥,它們你爭我吵地歡叫著,叫聲婉轉了許多,精神了許多。多好的境地啊!靜立柳林,一種什么聲音在耳邊隱隱響起?哦,我想起來了,那是久別多年的柳笛聲。
我家住在戈壁邊沿的一個村子。村子西南面有條河溝,河溝對岸有一個很大的柳林。據說,原來戈壁的風沙時常刮過河溝侵襲村里的莊稼,莊稼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風沙災害。后來有人提議,在河溝對岸植片樹林來抵御風沙。經過討論, 大家一致認為柳樹好種易活,于是就有了那片柳林。父輩們每年春天都到那兒植樹造林,因此柳樹林的面積也逐年增大。我能記事的時候,那兒已經是一個數十畝的林帶了?,F在,鄰村的村名為“柳樹寨”,不知是否與那片大柳林有關。
童年時代,學習負擔不是很重。每天下午散學后,高年級的同學要給隊里放牲畜掙工分,低年級的也要提個大筐去給家里撿柴火,或者給生產隊撿糞便掙工分。下午放學,我就到飼養場牽兩匹騾馬到野地上放,放到天黑一般能掙兩分工。那時候,我們小孩子雖然天天忍受著饑餓的折磨,一個個面黃肌瘦的,但內心充滿著童真和快樂。架個人梯爬上墻頭,手伸進縫洞里掏小鳥雀;爬上古柳,鉆進茂密的枝葉去尋找長在樹杈上的蘑菇;登上房頂,去采摘靠墻的樹枝上的黃燦燦的杏子;成群結隊到澇池里去游泳,“扎猛子”;潛伏在鄰村的玉米地里,去偷摘田里半熟不熟的西瓜;鉆進高大的麥草垛里去捉迷藏……
大多時候,我們到飼養場牽了牲畜后都不約而同地到了那片柳樹林里,把韁繩繞到牲口的脖子上,找一塊水草肥美的地方任牲口自己去吃。大家便潛入柳林開始了各自喜歡的事情。春夏之交,柳樹的葉子剛剛冒出節眼,遠遠望去,柳樹林一片淺黃色,在已經變得溫順的風里輕輕浮動,像天邊一朵一朵淺黃的云。草兒此時已經布滿了地面,滿眼是一片新綠。什么馬蓮啦,蒲公英啦,苦豆子啦,叫得上名字的和叫不上名字的花都陸續開了。野兔啦,野雞啦,蝴蝶啦,也活躍起來,在林里林外出沒活動。我們在林子里捉迷藏,冷不防,從芨芨叢里竄出一只小動物,它豎著兩只耳朵,一縱一縱飛快地竄向遠處,在一個高坡上直立身子呈坐姿狀向我們張望,那就是野兔。記得柳林里蝴蝶很多。最常見的是白粉蝶,它們撲閃著翅膀,如喝醉了酒,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上。我們悄悄尾隨其后,乘它在花朵上停留的時候猛地捏住它的翅膀就把它逮住了。大家把蝴蝶的翅膀用指甲給撕去一半,然后放到地上,蝴蝶飛不起來,只好在地上不停的跳,跳,跳。看著蝴蝶蹦蹦跳跳也能快樂半天。
那時候,村里的孩子幾乎沒有接觸過任何正規樂器。我上初中的時候才認識了二胡、笛子、腳踏琴之類的樂器。在村里,我們可以演奏的唯一的“樂器”就是柳笛。春天柳枝撒葉子的時候,是做柳笛的最好時機,這時的樹枝水分含量大,容易脫皮。天熱的午后,大家脫光了衣服,像鴨子一樣在河溝的淺水里撲騰, 在水里玩膩了,就一溜煙爬上河坡的柳樹,采些筷子粗細的枝條下來,開始各自做起柳笛來。我們把枝條的兩端用小刀切齊,捋去枝條上新撒的葉子,再在一端五六公分遠的地方用小刀劃一個圈兒,割破皮層,用手指輕輕捏住割破皮層的部分一扭,那段皮兒就從枝干上脫落下來,再用小刀輕輕刮去皮筒兒一端一厘米左右的外皮,留下白嫩的內皮,一個柳笛就做成了。把柳笛留下內皮的那端含到嘴里一吹,會吱吱地響。有些會吹的伙伴還能奏出簡單的調子呢。
春陽爽爽地照著。我們仰躺在綠茸茸的草坡上。天是那么藍,云是那么白,陣陣隨風襲來的花香是那么宜人。大家就這樣橫七豎八懶洋洋地躺著,嘴里吹著各自的柳笛,笛聲高低相間此起彼伏在河坡上蕩漾……多少年來,這個情景時不時地浮現在眼前,催生著我寫作的沖動。
后來,土地承包到戶,有些農戶為了擴大耕地面積,目光盯上了那片柳林,陸續開始了挖樹造田的活動。十多年過去了,河溝對岸再也看不見一棵柳樹了,留下的是數十畝農田,還有“柳樹寨”這個打著歷史印記的村名。
去年初夏時節,我在校園的柳林里看書,一陣微風拂過,幾根枝條倒垂下來撓動在額際,癢癢的。我突然產生了做個柳笛的念頭,于是,找來刀具做了一個柳笛。當柳笛含在嘴里時,長大后步入社會的種種辛酸紛至沓來,心里潮潮的,怎么都吹不出童年的聲音。
(作者單位:甘州區沙井學區)
生成個人網站后就會在此處顯示您的圖片和信息……
我也說兩句 |
![]() 請張掖張軍進入自己的帳號(工作室),點擊文集空間并按步驟操作.以便我們統計您的發稿數量(鄧侃) ![]() 遠逝的記憶總是那么珍貴,而回憶也總是那么甜蜜。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