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于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修訂,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森林法在法律層面上明確,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通過遙感衛星影像數據分析2007年至2018年青海湖濕地生境進一步改善植被覆蓋度增加13.5%。
持續開展植被監測
青海湖的植被監測始于2007年,在環湖區域及普氏原羚棲息地、水鳥主要棲息地共設置植被監測樣地30個,監測的目的是為了解保護區內植被類型分布狀況以及動態變化,同時通過監測掌握野生動物棲息地生境質量。青海湖地區在中國植被分區上屬泛北極區植物區內的青藏高原亞區的唐古特地區。現有種子植物52科、174屬、455種,其中裸子植物僅3屬共6種。根據植被分類體系將植被類型分為草原和草甸兩大類五個植被亞型,其中草原面積6635.73km2、草甸面積916.57km2,五個植被亞型中溫性草原面積6505.33km2、溫帶荒漠類130.40 km2、沼澤化高寒草甸亞類307.90km2、鹽化高寒草甸亞類168.97km2、高寒草甸類439.71km2。
應用監測數據有針對性的開展濕地恢復和棲息地改善
根據監測結果,有針對性的積極爭取一批有利于青海湖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護項目,著手編制退牧還濕地生態補償、補助項目,以項目帶動青海湖社區生態保護良性發展。在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鳥類主要棲息地、瀕危物種分布區、候鳥覓食區、沙地和植被退化較為嚴重的濕地,分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生態治理和生態防治工程,如封育、禁牧、輪牧、人工補種、人工營灌種草、生態防風治補種草種。至2018年,完成濕地生態修復治理面積1.2萬畝 ,實施休牧、禁牧、輪牧47萬畝。
青海湖濕地生境進一步改善植被覆蓋度明顯增加
監測結果顯示,在保護區總體面積沒有發生變化的前提下,自然植被覆被面積增加755.75ha,無植被覆被面積相應減少了755.75ha,人工植被沒有發生變化。草甸、水域2個類別的被覆被面積增長明顯,分別增長755.75ha和6980.42ha;裸土地、沙地2個類別的被覆被面積明顯減少分別減少2878.88ha和4857.29ha。2007-2018年間野生動物主要棲息地植株生長狀況,植株營養枝、生殖枝平均高度分別增高1.65cm和2cm;棲息地植被總蓋度增加13.5%;棲息地植被地面生物量增加728.76kg/hm2。青海湖主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植被生長狀況良好,棲息地生境明顯改善。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