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是秦嶺居民的最后庇護所,秦嶺是秦嶺居民的精神家園!
我們調查組急匆匆走在1—4線廢棄的林區便道上,觸景生情,一些昔日的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幾件事特別的清晰,我不禁掏出相機,匆忙地拍下了一百多張照片。一,長青自然保護區的前身長青林業局,是陜西省的五大森工企業之一,以前給這些原始森林的各個地方命名時,大多會根據形勢取名紅旗溝、勝利溝、光明溝等,以后,采伐的地區越來越多,可能也沒有那么多詞了,就按便道名代替某一區域名,1代表華陽林場,4代表第四條林區便道;二、1—4線代表著一個時期,就是森林采伐的全盛時期,有一件事可作為例證。當時,長青林業局參加陜西省林業廳資源處組織的采伐技術培訓班,學習到拐彎索道吊運木材技術,以前索道都是直線的,這個技術實現了索道長度的突破,一方面運材距離遠了,二方面減少了木材的損耗,因為無論是采用木滑道(一種把木材鋪在溝里,成槽狀,利用重力作用使木材下滑到下部的運材技術)或者是索道把木材從山上運下,損失都是很大的,十幾年了,便道上還有直徑六十多厘米的木材沒有腐爛掉,就是例證;三、1—4線巴山冷杉是優勢樹種,遍溝都是胸徑二十厘米以上的大樹,胸徑四十厘米以上的也很多,這對于采伐來說是件好事,一條大溝可以出上萬方木材,當然,論蓄積量來講,約在三萬方左右。當時,社會上正處于大興土木之時,居民新修的房子需要裝修,需求量很大,一百多名林業職工,三千多名民工集中在這一條大溝里,采伐的、打枝的、解板的、背運的(板材不能用索道運輸,那樣碰撞就無法使用了),車水馬龍、晝夜不息,一片繁忙景象,光是吃糧吃菜,就需要整車運輸。兩年時間,六萬畝的森林就伐光了,自然狀態下,可能需要二百年才能復原;四,森林采伐,改變了森林的生態環境,缺少了上層喬木的覆蓋,地面的陽光多了,一些先鋒植物,特別是喜陽的植物就繁盛起來,在林區便道上及其兩邊,一些懸鉤子、紅樺、草本植物立即占領了這些地方,特別是懸鉤子,引來了一種動物,黑熊,黑熊的增多,引來了偷獵者的機遇,這就是我和調查組一九九八年來此溝時發現的事實,在便道兩邊,有許多獵人放置的土炸彈。
今天又一次走在這條道路上,走在這條充滿歷史感的1—4線上,我從廢棄的林區便道上丟棄的這些腐爛的木材、舊鋼絲、秦嶺箭竹林下隱藏的伐根下,感受到世事的難料,我從沒有料到長青林業局會在大規模的森林采伐幾年后成為一個保護區。
我們調查組經過四個小時的艱苦跋涉,快爬到粱頂上時,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小雨,加把油,趕快爬到梁頂,找一棵大樹避避雨。急促的呼吸氣息、霧氣、汗水、雨水交合在一起,我們需要一顆大樹,為我們遮風避雨,讓我們在樹下得到休息,梁頂終于到了,可是沒有我們希望的大樹,只有幾顆二十多厘米的巴山冷杉,我們就在這些樹下,將就著避雨。風景還是要看一看的,這是我們的習慣,經過一些艱辛困苦,走到了這個高度,不看一看實在可惜,在雨中,霧里的群山、山峰有幾分神秘,綠色滿目、竹海無邊無際,森林在人的干擾退出后,又恢復了它的自然生命力,幾頭羚牛從森林里匆匆竄出來,發現了我們,掉頭溜走了,他們是不是也在想法避雨。
在兩千多米的秦嶺山梁上避雨,讓我想到了潘文石等人著的一本書的書名,《大熊貓的庇護所》,秦嶺,又何嘗不是秦嶺居民的最后庇護所,它為居民提供的,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為居民提供的,是較為全面的衣食住行所需,特別還有人的精神需要,它沒有收取過人的一點回報,無私地奉獻著一切,特別是在居民、國家處于極其艱難的時候。秦嶺是秦嶺居民的最后庇護所,秦嶺是秦嶺居民的精神家園!
一類森林資源樣地調查是快速的,因為今天天氣不好,大家都沒有雨具,就是有雨具,在這茂密的竹林內,也一會就掛爛了。五年沒來過這個樣地了,原來的小樹苗,長成了小樹,已經達到了胸徑五厘米的檢尺直徑,它驕傲地成為國家森林資源樣木中的一員,這一棵小樹,代表著2400畝的森林,相當于一個冠軍,有了永久的檔案記載!
最遠的一個調查樣地,下午十九點半就回到了華陽住地,也不感覺有太困難的地方。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