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那一個天鵝湖
媒體:原創 作者:老黑
專業號:老黑
2012/3/21 10:32:18
有人說,那一湖水是黃河滲過來的,有人說,那湖水是黃土塬坡上濕氣浸漬形成,沒有人能說清她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有的。可以知道的是她離黃河很近,與黃河水只隔三四百米寬的一道梁,看去水平面的海拔高度與黃河水平面相近也似乎有點兒低。眼見她就在黃土塬的腳下,要看塬崖邊須仰視六十度才能進入眼簾。所以這湖水來源推測都有依據,所以當地人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又那樣解釋,聽者也都沒有去深究,大家都以為不管如何,這湖水是實實在在的。
被水浸漬著,不能進行旱作農業的這塊地,方園也就五、六里地吧。周圍除了流動的黃河水就是千年幾乎依舊的黃土丘陵。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湖水在天澇時,水位也高不過平常的五十公分,旱時也低不過五十公分,且沼澤地幾乎常年如此,這在十年九旱的黃土塬區實屬悍見奇聞。當地人倒也是習慣成自然的與這湖和這湖所形成的自然環境結了上緣,對于湖里產的東西,能用的就用上,如蘆葦、蒲草、魚蝦蟹、荷蓮等,至于水上景色,從小到大都在這里生活,也就見奇不奇,見怪不怪。
這里的重要性都是從外面吵起來的,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還有新說詞“濕地”,一時間,這里倒成了人們的救星了。如今,這里很出名,一是因為天鵝,二是因為濕地。
說點兒實話,農村人并不比城里人傻,就說掙錢吧,這里的人也知道通過觀察人們的需求來從中取利。近幾年從全國各地來這兒拍天鵝的人不少,有人就看準了機會,來這兒的人得吃,得喝,得停車住宿吧,于是就辦停車場,辦旅社,賣小吃日用品,利潤很可觀,把他們高興的,都說露了,一年能掙好幾十萬呢,真是不可小噓。
當然城里人也不憨,也通過各種渠道充分利用這一沉睡了多年的資源。如宣傳濕地的生態效益,以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招商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還利用天鵝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申請大天鵝之鄉,以向外人宣染這座城市宜居的程度。
地凹聚水而成湖,水生草木而添色,鳥獸禽魚逐水草而棲息,時勢惜物則盛名,天鵝湖即有此而來。天鵝并非此地最稀有最名貴的濕地尤物,皆因人們喜歡而順理成章。湖有名了,自然也就招萊了社會各階層光顧分享這些以前曾經存在但從不被人關注的美,三教九流各取其需,有療養的,拍攝影視的,也有散心消悶的,當然,也免不了有人面對這難得一見的北國的江南春色反思人生的。最醒目的是在風中獵獵飄動的長方形紅布,象黨旗、國旗那樣印有標志,一條小河彎曲狀切開了一片綠茵,幾只大鳥吭吟無名雅音,末了,還有幾個大字不卑不亢的告誡著世人,“保護濕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從湖水中撈幾葉清靜的,擺到黃土坡上,看風刮日曬霜凍雨雪幾時能讓其消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