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濕地局:傾心保護濕地 共建美好家園
自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頒布實施后,縣濕地管理局以創新濕地社區共建共管工作為著力點,采取六大措施,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管護效果,確保社區共建共管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明確共管職責。制定《臨澤縣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社區共建共管工作制度》,明確縣、鎮、村濕地共建共管工作職責,構建縣鎮村三級共建共管體制機制,健全管護體系。二是提升共管能力。組織全局干部職工、鎮村管護員開展了濕地社區共建共管業務培訓,深化了對保護區社區共建共管的認識,形成了開展社區共建共管示范點建設,縱深推進社區共建共管工作的共識。三是健全共管隊伍。為7個鎮擇優選聘管護員20名,通過崗前集中培訓、簽訂目標責任書和聘用協議,確定巡查路線,落實巡查重點,重點區域、重要節點巡查管護到位,“五有”巡查處置機制全面落實。四是共建生態教育實踐基地。在社區共建共管示范點成立社區共建共管委員會,啟動了平川村社區共建共管示范點建設,聯合張掖濕地博物館在示范村及平川中心小學開展了濕地生態教育課堂、法治講堂、自然教育戶外體驗活動,進一步將生態教育理念融入日常。五是共建濕地聯合執法體系。聯合水務、環境保護、公安及相關鎮開展多部門聯合開展執法巡查檢查,建立“周報告”“月調度”“季督查”“年考核”制度,衛星遙感反饋問題三級監管機制常態化落實,無整改問題反彈,無新問題發生。六是共建濕地生態旅游社區。依托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濕地保護與修復等項目,通過實施受損耕地補償、濕地管護、生態補水、植被修復、環境衛生整治、科普宣教等濕地保護工程結合平川鎮集鎮改造,修復提升黑河煙林濕地,為群眾打造家門口濕地“口袋公園”,完成態水面改造70畝、水系疏通4.5公里、微地形改造120畝,濕地修復種草40多畝,助力社區共建共管示范點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生態旅游,強化了保護區及周邊鎮、村(社區)居民的濕地保護意識。
審核:楊克志 撰稿:汪永高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