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西部黃土高原在暴雨的侵蝕下,會產生大量的泥沙,這些泥沙在濤濤東流江河水的挾帶下淤積在河流兩岸的灘地及河口,這便形成了淺水灣、湖泊、灘涂和沼澤,我們稱之謂濕地。
泥沙淤積對水利工作者是一種負擔。比如它侵占大壩庫容,影響發電效益,降低河道防洪標準,增加防洪壓力,抬高河床,阻塞河流,影響通航,凡此種種。
但濕地為旱地野生動物提供食物、隱蔽處及越冬場所,是水生動植物的棲息,已被人們所認知。因此泥沙淤積所形成的濕地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巨大的物種基因庫。認識了這一點,也許我們會更全面地認識泥沙的淤積問題。
水土保持是黃土高原減少泥沙的重要措施,但即使是“青山綠水”,在強烈暴雨下總會產生泥沙,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的給泥沙以合理的出路,將泥沙淤積與濕地形成及生物多樣性緊密聯系起來加以思考,才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