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及防護林對下游風會有一定影響,但風電場的發展和霾的出現并不是一個線性關系。風是什么?風是空氣的水平流動。風的成因主要有熱力成風、氣壓梯度成風、高層風的動量下傳。水平的風和對流都不利于霾的生成,特別是高層風的動量可下傳上千米并帶動下層風運動,所以真正冷空氣來時,地面風力發電場是阻擋不了的。防護林影響風的距離一般是其高度的6~10倍,假設防護林樹有100米高,按此推理,風經過防護林后的一公里就可還原。也就是說,風碰到障礙物繞流是可以恢復的,治理局部風力發電或局部防護林不會對距離較遠的下游風力造成影響。所以我認為,風電場與霧霾的形成之間沒有對應關系。
順便說一下,霧是水汽,霾是細小顆粒物,霧相對霾干凈。PM2.5是一個微小尺度,但霾多為大尺度,因為它可以影響到能見度。PM2.5能吸到肺里面,故而引起公眾廣泛關注,不代表其與霾濃度有必然的線性關系。
那么,如何進行霧霾治理?我認為,治理霾的過程比較長,但只要我們科學調度,霧霾天氣依然有可能得到控制。假設地面的排放是定常,在定常條件下大氣的擴散條件不同,就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污染物濃度。目前,氣象和環保等部門正在聯動,預測到污染擴散條件天氣有可能出現的時候,就提前開始減排控制調度,這樣就可以利用有利的擴散條件,不必停止生產;當擴散條件不好時,就及早關停,防止污染積累。
治霾根本上還要進行污染源調查,從而控制污染源頭。實際上,對于污染源的問題,現在還有爭論。其實,污染源是可以跟蹤的,采集污染物以后就可能分析出源地。我國臺灣地區分析結果表明,他們的浮塵部分可以追溯到來自于南亞的焚燒耕種。找到污染源后再來控制它,就能夠實現精準治理。
作者:中國氣象局研究員朱定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