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風車》文學季刊創辦五周年大會
倡 議 書
全縣廣大文學愛好者朋友們:
通榆縣作家協會為推動全縣文學創作事業蓬勃發展,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適時地召開了慶祝《風車》文學季刊創辦五周年大會。我們每一位與會人員,精神振奮、豪情倍增,深感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和縣委、縣政府對文學事業的熱切關懷和真誠期待,深感縣作家協會肩負著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深感我們每一位作家、作者的責任重大。為此,這次大會向全縣作家協會的會員、《風車》作者、文學愛好者和有志于文學事業的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在五花八門的社會思潮和活躍多變的社會現象面前,創作出能夠啟迪人、影響人的優秀作品,首先就要有正確的創作思想。我們要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不斷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的理解,在多重價值的矛盾和沖突中立主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體現在創作實踐中,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傳播先進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更好地引領各種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
二、堅持踐行科學發展觀。
我們要在文學創作的實踐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努力解決好文學與人民的關系。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人民的贊賞是作家藝術家的最大榮譽。要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豐富內涵,牢固樹立文學創作源自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服務人民的理念,懷百姓情感,寫百姓生活,當百姓作家,把人民作為文學創作的表現主體和服務主體,把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藝術情趣傳遞給人民,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三、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
我們要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讓我們更多地放眼于通榆這塊神奇的土地,放眼于通榆的人文歷史和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巨大成就,尋找和發現文學創作嶄新的主題、情節、語言、詩情和畫意,反映通榆的歷史巨變,描繪通榆的精神圖譜,為時代寫史、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準確把握時代主題,用富有時代氣息的內容和語言,以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樣性和廣泛性來表現主旋律、弘揚主旋律,反映社會變遷中的得與失、喜與憂,更好地體現時代潮流,更好地感應時代脈搏,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四、堅持深入生活汲營養。
我們要把社會生活作為文學創作的源頭活水,將深入生活作為必修課。如果說生活是糧食,文學是美酒,那么創作就是對生活的釀造。沒有這個過程,生活還是原始素材,還不能變為感染人的文學作品。我們要有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獨特感悟,要有駕馭和把握生活的高超能力,要有充滿理想的藝術表達,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保持生活的鮮活又不拘泥于生活,使寫作成為生活的深加工,成為思想的再提煉,成為感情的熾熱燃燒。
五、堅持繼承和勇于創新。
我們要堅守文化立場,充分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善待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更好地傳承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學的優雅、博大與深厚。要從民族文學和民間文學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東西,為今天的文學創作提供豐富的滋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進文學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創新,大力推進文學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發展,不斷增強文學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打造一支有實力、有實績、有影響的文學勁旅。
六、堅持提高自身的素質。
我們要主動積極地投身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熱潮中,投身到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實踐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弘揚正氣,在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火熱生活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錘煉情感,努力成為德藝雙馨、人格高尚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體現者和傳播者。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貫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崇高精神,鞭撻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用自己的創作弘揚高尚的情操,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
七、堅持文學為現實服務。
我們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立的“三縣建設”戰略,堅定不移地立足通榆、依托通榆、服務通榆,以弘揚“向海濕地文化”為己任,為打造通榆“向海濕地文化”名片,全面提升向海乃至通榆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為繁榮通榆文學創作事業,推進通榆文化建設,為促進通榆社會和諧和推動通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再創新的輝煌。
國運昌盛,文運必興。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高舉黨的旗幟,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自信心、增強責任感、站在新起點,勤奮耕耘,與時俱進,潛心創作,使通榆的文學事業更加興旺發達,社會主義文藝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