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濕地與濕地研究》是對中國近五十年來濕地研究與管理的成果總結,是“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全書共分4個部分。第一部分系統介紹了目前濕地保護管理及科學研究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闡述了濕地的基本概念、分類及分布特征,闡明了不同濕地類型的結構與功能。第二部分介紹了濕地的形成與演化,濕地的動態變化及其驅動因子,提出了濕地生態系統的監測內容及指標體系。第三部分分別描述了中國不同區域的濕地生態特征及其資源利用狀況。本書最后一部分主要論述了中國濕地保護、恢復和可持續管理,包括濕地生態系統管理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濕地生態系統評價、濕地保護區建設與管理、退化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及中國濕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途徑與模式等內容。
《中國濕地與濕地研究》系統闡述了濕地的概念、形成、不同濕地類型的分布及其結構功能,提出了一套實用的濕地生態系統監測指標體系。基于我國自然地理區劃、濕地的自然特征及省級行政單元,對濕地進行了分區,并對不同區域的濕地生態特征、資源及其合理利用進行了描述,為濕地科學管理及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及數據平臺。結合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礎和具體案例,對濕地生態系統恢復的基礎理論、對策和關鍵技術進行了論述,提出了建立濕地友好型農業模式的方法與技術。
《中國濕地與濕地研究》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系統性強,可供濕地科學、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及濕地保護的科研及管理人員使用。
呂憲國,男,創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吉林省第二批優秀省管專家。現任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濕地生態與環境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濕地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生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態學會濕地專業委員會主任,吉林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多年來主要從事自然地理、濕地科學的研究工作。組織開展了典型類型濕地水陸相互作用過程、資源環境效應的研究,通過對濕地水陸相互作用的物質平衡關系、物質通量變化及其環境效應的研究,揭示了典型類型濕地功能及其變化,建立了不同類型濕地優化管理模式,闡明了人類活動影響下三江平原濕地的演替特征。主持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UNDP/GEF)項目“通過濕地生物多樣性電子圖的制作,開展對生物多樣性有益的土地利用規劃示范”、科技部支持項目“中國湖泊水質、水量和生物資源調查”專項“東北地區湖泊生物資源調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中國典型濕地水陸相互作用”、“資源環境效應及調控”、科技部中央級科研院所基礎性工作專項資金項目“國家野外試驗站監測規范與數據標準化”專題--“濕地國家野外試驗站監測規范”等40多項項目。主持的項目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黑龍江省環保局一等獎一項。發表SCI及國內核心期刊文章90余篇,出版專著5部。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