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王亦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今天上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這一部我國首部流域保護法律的情況。
2月23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以長江保護法實施為主題,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全國人大環資委、常委會法工委,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回答記者提問。圖為主席臺。馮濤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介紹說,長江保護法在保護流域立法特點和長江特色方面,有諸多亮點:一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把保護和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放在壓倒性位置,強化規劃管控和負面清單管理,嚴格規范流域內的各類生產生活和開發建設活動。
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回答記者提問。馮濤攝
二是堅持更高的保護標準、更嚴格的保護措施,強化資源保護、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例如,在污染防治方面,嚴格控制總磷排放,加強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強化排污口管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三是突出強調長江保護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例如,充分發揮長江流域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水資源規劃等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
四是堅持責任導向、加大處罰力度,例如,針對長江禁漁、岸線保護、非法采砂等重點問題,在現有相關法律的基礎上補充和細化有關規定,并大幅提高罰款額度、增加處罰方式、加大處罰力度。
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介紹,目前長江中下游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突出問題有:城市和工業污染的治理任務依然繁重,部分地方的環境基礎設施欠賬較多,黑臭水體的整治、工業污染的治理等污染減排成效還不確定,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鞏固。
圖為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回答記者提問。馮濤攝
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亟待突破,農業的種植業、養殖和城市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在一些地方,正在由原來的次要性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城鄉面源污染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水生態問題突出,一些地方濕地、湖泊面積萎縮,水生態系統的功能失衡,重點湖泊的藍藻、水華居高不下,水生態保護和修復亟待加強,
別濤表示,總體看,長江生態環保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務依然任重道遠。長江保護法與水污染防治法、水法、航道法等相關法律相比,既有不同的側重領域,又存在較密切的銜接關系,“長江保護法的施行,并不影響相關法律在長江流域的適用,重在解決相關法律未涉及或者規定較為原則的問題。”
別濤介紹說,針對影響長江流域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重點領域的關鍵問題,長江保護法注重了“三個突出”,明確了“四個禁止”,提出了“五個保障”,明確了“六個要求”。
“三個突出”包括:突出在相關部門、相關工作之間的共同構成,堅持網絡體系和信息的共享機制,相互之間共享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管理執法的信息等等。
“四個禁止”包括:禁止在長江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布局對生態系統有嚴重影響的產業;禁止重污染的企業和項目向長江的上中游轉移;禁止在長江干支流干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在長江干線的岸線3公里范圍內和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改擴建尾礦庫,防止風險。
“五個保障”包括:在水污染防治法的處罰之上,提高了處罰額度,提出了新的處罰形式,例如,禁止建設化工項目、化工園區,新改擴建尾礦庫,或違法侵占建設的行為,由環保、資源等主管部門實施處罰,最高處500萬元罰款,并可報請政府依法關閉,同時對于違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造成損害的,還賦予符合條件的組織有權依法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訴訟等。
“六個要求”包括:明確長江流域控制總磷排放,規定了對影響地下水的重點污染源的環境風險隱患要進行調查評估,嚴格管控危化品在長江流域的運輸,加強風險防控,加快危化品的搬遷改造,要求地方制定更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對于長江流域最近幾年比較突出的跨行政區危廢非法轉移和傾倒的問題,提出了限制性規定和相關的處罰等。
“這些保障措施、新的禁止性要求,為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新的法律武器,充分體現了全國人大提出的更嚴的、更高的保護要求,和更重、更硬的處罰精神。生態環保部門將嚴格履職,堅決貫徹執行。”別濤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