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本自清凈先生的<魂牽夢縈濕地情 >攝影之后,感觸頗多:一為其技,二為其情。先說那圖中顯示的極佳景色效果,就給人以幽靜的神秘色彩,使人感覺十分舒適,安寧,心曠神怡。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是“漂亮的原生態”,非常容易引人入勝,連生遐想。再觀其前言中所述之語:“暮春時節再次來到這片無名濕地,只因喜歡這里的寧靜和淡雅,喜歡晚霞的壯美,喜歡那群野鴨嘎嘎的叫聲?!蹦煽醋屑殗D,是“無名濕地”而非著名景區。從這里可以感覺出作者心系祖國每一寸土,不忘家鄉每一分田的胸懷!而“喜歡這里的寧靜和淡雅”就正好符合作者的筆名“本自清凈”的風格習慣。真是文,圖,名渾然一體,相映成輝!“沒有游客的擁擠,沒有刻意雕琢的痕跡,濃郁的鄉野氣息,正好讓人暫時遠離都市的喧囂。”不就是作者喜歡“清,凈”的佐證嗎?------“身臨其境,不禁聯想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園,如果人們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環境,不僅破壞了淳樸的原始風貌,還會傷害到其他生物,最終也會傷害人類自己??上驳氖谴蠹乙阎饾u認識到這一點,那么就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保護環境做些事情吧!”------最后的結語將“魂牽夢縈濕地情 ”這一主題表達得淋漓盡致,其耿耿忠心怎不感化于人?------于是乎,隨筆寫了以下遂感暫作評論之用:
真是夕陽漸落時,山頭佐證在郊西。
形將沒路余光弱,盡把赤橙獻瞬機。
午休起來再次打開電腦,仔細觀摩品味,聯想起《春塘水暖》及《春水染新綠》之景,總覺該有新意才行,于是寫下第二首:
早春新柳露微顏,初夏嬌楊放翠繁。
畔草花開紅爛漫,濕情意矚野塘灣。
但仍有詞不達意之嫌,感覺還未將作者之情充分表達出來。一股創作激情指使我又欣然命筆,寫出第三首
魂牽濕地情,夢繞郊塘風。
本自懷宏志,甘將報晚鐘。
三番五次翻看又發掘新意,故重提筆,再賦一首方才做罷:
夕陽無限好,最美在黃昏。
執意十分愛,含情寸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