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連璧
早年的“看看拉薩新面貌”,曾勾起我對神奇又神圣、遙遠又陌生的雪域名城——拉薩的無限遐想。2009年8月上旬,我有機會帶領慰問團赴藏,看望遠在那曲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任職的援藏干部。臨回前在拉薩住了幾天,參觀壯麗的布達拉宮、佛教圣地大昭寺,游覽雅魯藏布江等,才算看到了真實的拉薩。那幾天,我們幾乎天天晚上都要到布達拉宮廣場,聽著噴泉音樂廣場的紅歌聯唱,看著金碧輝煌、金光四射的布達拉宮以及周邊的別致景象,甭提心里有多高興了。
拉薩是一座具有1300年歷史的古城。早在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后,就從山南遷都于此,建立吐蕃王朝,迎娶文成公主,修建大昭寺、小昭寺和布達拉宮。拉薩又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海拔3650米,面積不到6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不足30萬,城市只有一個區即城關區,與內地省會城市比,它是一個袖珍型城市。然而,城市交通卻十分便捷,除了出租汽車外,人力腳蹬車滿街都是,坐在里面看風景無遮擋又風涼,想到哪就到哪,十元二十元就搞定。好多游人包括外國游人都選擇坐著它周游拉薩,我們也耐不住寂寞,特意跑到賓館外邊很遠,叫了兩輛人力腳蹬車,拉我們到飄揚著經幡、到處是穿著民族服裝手不離轉經筒和念珠的藏胞的大昭寺周邊和八角街。坐在車上,邊走邊與車夫攀談。蹬車師傅是四川人,嫌家里地少搞不出什么名堂來,年初帶著老婆、兒子、兒媳來到拉薩,花幾百元,租30多平方米房子安頓下來。父子倆都干這行,一天下來也有個一二百元收入。蹬車師傅告訴我們,這里安定祥和,游人多得是,不愁賺不到錢,他是又蹬車又當“導游”,把知道的盡量講給游人聽,保證游人在拉薩轉得開心。因為談得攏,我們約定下午仍舊坐他的車子出去玩。
下午,蹬車師傅父子各騎一輛車如約而至。我們先來到 “娟珠茶園”,門樓正中藏漢兩種文字的茶園名字,以及兩邊的紅色標語“共建和諧社會、民族團結萬歲”非常醒目。走進去才知原來是腳下青草、頭上綠樹、太陽傘林立的露天茶園。里面有好幾十桌之多,且桌桌茶客爆滿,有的攜老帶小全家樂,有的麻將搓得正歡,有的天南地北侃大山,透過枝葉、傘角還可以盡情地享受燦爛陽光,欣賞藍天白云。什么是太平盛世、安居樂業、歌舞升平,這里就是生動的寫照。受這種氛圍感染,我們幾個人也找了桌子坐下。
喝過茶,我們來到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魯濕地。車行在馬路上,可以透過柵欄看到濕地,邊緣是隆起的山脈,平地則都是黃花和綠草。靠近馬路的是一條河流,車夫告訴我們那是拉薩河的支流。再就是林蔭大道,構成一幅幅美麗而獨特的風景畫。讓我們稱奇的是,濕地里有七八只牦牛在悠閑地吃草,車夫說這幾只牦牛每天早7點要從市里圈養處走到濕地,晚7點要原路返回圈養處,有好幾里地遠,一路上,人們、車輛都自覺避讓,司機都不按喇叭,生怕驚動了它們,那才是一道亮麗的景觀呢!在神圣的日光城——拉薩,人與動物,人與自然,藍天、白云與陽光,藏族與漢族、回族等民族,是那么協調與和諧。在新中國建立60周年之際,拉薩的新面貌終于讓我們看到、感受到了。我們從心里祝福你——可愛的拉薩明天將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