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夢繞思鄉情
鄉對于人們來說最熟悉不過了。一提起鄉就會想到農村,想到大自然。我國的城市人口比鄉村人口少得多,就在這城市人口的小比例中,城里人往上查三代,恐怕大多數的祖先又回到了鄉村。追根溯源人類最早的棲息地就是鄉村,就地球村而言,農村人口也是多于城市人口。鄉村不僅有眾多的人口,還有廣袤的土地。有江河湖泊,有崇山峻嶺,有樹木,有草原,有畜牧,有良田,有新鮮的空氣,有湛藍的藍天……在現代城市污染嚴重的今天,人們又都向往鄉村,向往自然,向往這綠色的田園了。
近些年來人們把目光轉向了自然,把腳步邁向了鄉村。鄉村對我來說,更是綿綿鄉情魂牽夢繞。因為我生在鄉村長在鄉村,喝著家鄉的水長大,所以就更有戀鄉之情。鄉思、鄉愁、鄉親、鄉情對于我來說也是特別親切的字眼兒了。可以說我一年四季都在眷戀著鄉村,一有時間就到鄉村去跋涉——那里是我創作的源泉,因為我酷愛攝影。每當通過我的鏡頭將祖國的大好河山,鄉村的美好田園,民族的風土人情,保護區的珍惜動物展示出來時,我的心情是那樣的愜意。
春暖花開的季節我踏上鄉村的土地,看著金色的陽光灑滿原野,嗅著花草的芳香沁人心脾,就禁不住讓歌聲、喊聲隨風飄蕩……太美了!漫山遍野的杏花是家鄉的特產,忙碌的蜜蜂,瀟灑的蝴蝶,嗡嗡嚶嚶地為盛開的花兒唱贊歌。草原上小河彎彎,湖泊蕩漾,山花爛漫,云雀翔天,百靈歌唱,沼澤里不時飛起幾只丹頂鶴,水面上時有白鷺上青天……影友們架好相機,撲捉著一個個美好的瞬間。累了,就躺在花草叢中,沐浴著金色的陽光,遙望著湛藍的天空,尋找空中鳴唱的云雀、百靈-----在攝影師的眼里到處都是美好的畫卷。
炎熱的盛夏我們來到鄉村,滿目蔥綠,無邊無際,牛羊遍野,生機盎然。我們帶著干糧,拿著雨傘,爬到高處從鏡頭里俯視銀色的河流,碧綠的草原……相機的焦點始終對著游動的牛群羊群,盼著騎馬的放牧人快把它們趕到河邊,最好是渡到小河的彼岸。雖然陽光熾熱,影友們仍是唱著山歌,擦著汗水在耐心地等待……餓了啃口干糧渴了喝口礦泉水,躺在草地上嗅著花草和泥土的芳香,聽蟈蟈歌唱,看云卷云舒。有人高喊云彩過來了,于是影友一躍而起,及時記錄下云影與牛群羊群會合的瞬間。
金色的秋天我們奔向鄉村,這是最令人興奮的季節。到處碩果累累,滿眼五谷豐登,這些對我們來說已是司空見慣了。我們向往的是向海的蘆葦,代沁他拉的紅葉。尤其是向海的濕地是我們每年必去的地方。在這里會讓你欣賞不盡秋的色彩,葦海銀波,夕陽灑輝,鷹擊長空,鴨蕩碧波;我們把相機支在葦塘邊盼著丹頂鶴伴落霞飛翔。代沁他拉的楓樹林更具特色,山谷里一片楓樹,幾乎同樣的高,一樣的型。樹木知秋,五顏六色,層林盡染、美不勝收。我們把相機架在山頂上,等待著銀珠似的羊群灑進這五彩林。
秋意盎然,色彩斑斕 。這就是收獲的季節。一陣樹葉沙沙作響,幾聲雁鳴掠過長空。偉人形容得很好,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我們在鄉間觀風景,秋高氣爽,遍地金黃,真是醉人的金秋。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天雪地的塞外,銀裝素裹的鄉村,這是家鄉的地域特點。每到此時,我們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戴上皮帽子 來向海看冬捕。一望無際的銀色湖面上,彩旗招展,人歡馬叫,一網能打撈出幾萬斤魚的壯觀場面真是讓人興奮不已,肥大的紅毛鯉、大白鰱躍出冰面時還在亂蹦,喀嚓喀嚓隨著相機的響動,這些鮮活的魚也都定格在了冰面上。
走進被皚皚白雪包裹的村落,紅燈籠高掛農家院,紅對聯貼滿家家門,鄉親們正忙著殺年豬、蒸豆包……鄉村年的氣氛特別濃烈。巧遇的是正好趕上一家娶媳婦的,于是我們忙不疊地拍鄉親們往新娘身上撒五谷,拍新郎抱著新娘入洞房,拍新郎給新娘揭紅蓋頭……臨出村時,在村頭還匆忙抓拍幾張孩子們打雪仗,抽陀螺的生動場面。
我們也曾進軍大興安嶺,穿林海,跨雪原,聽林濤吼,觀白樺林。拍不凍還河氤氳的霧靄 ,照高寒處晶瑩的霧凇。
一年四季跑鄉下,戀戀不舍是鄉情。我所攝取的都是祖國河山美好的場景,父老鄉親喜慶的場面。但愿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鄉村,生存環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父老鄉親,日子過得越來越幸福。
我在鄉下采風的時候,看到一條小河彎成了酷似漢字草書“鄉”字,這更鉤起了我的思鄉之情,于是我兩次長途跋涉,長時間等待良機,拍了一組“鄉”字片,寫了這篇《魂牽夢繞思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