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夏遒軒錄》載,中山公園銀湖系1933年由南園路北側處蘆葦坑擴建而成,初為養魚池,1935年開始開展游艇活動,設有一只游艇,兩只木船。1940年在銀湖東南處建水榭一處,銀湖北側是蘆葦塘,在葦塘的東面也是一個蘆葦坑,在公園未建時由兩座木橋連接。
解放后銀川專署于1955年將中、東葦塘以水泥橋連接,取名紅星橋。1957年將方湖重新擴建,湖東岸向西后縮4米,湖西岸向西擴了3米,1959年3個葦塘的中葦塘被人工開辟為瀏覽湖。1960年東湖也修成人工湖,工程至1962年春完工。從此,這三湖統稱為銀湖。1962年中湖種荷花,故此中湖又稱荷花湖。1978年清理湖后,于1980年將荷花種于現在的荷花湖,而中、東兩湖均為游船專用湖。
據長者言,中山公園銀湖的前身蘆葦坑為西夏王朝“逶迤數里”的避暑宮人工湖,元滅西夏后為一片廢墟。明、清時期水草均很豐富,因此,為明朝巡撫楊守禮的“馬營”和清朝綠營兵張塌塌牧馬之地。據《朔方道志》,振武門內有西夏元昊避暑宮的記載,公園銀湖可能系西夏避暑宮人工湖的遺址,1954年在修蘆花橋時,還挖出殘存口徑約85厘米的紅漆宮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