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去過向海,只在“濕地中國”視頻欄里看過
《家在向海》,也許是行親人也親吧,看過后,我心里一直放不下,雖然我與向海相隔有千里之遙,但說心里話,我和這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樣都享著那里的生態(tài)奉獻,面對視頻里那一慕慕生機盎然的濕地景觀,幾次欲提筆卻又惶惶的放下,生怕我這拙劣的措辭會褻瀆了那令人神往的生態(tài)之家。可我實在是忍不往,總覺得不說幾句似乎就少了點什么。我先在此向向海人道個歉,請原涼我這中原漢子的無禮和狂妄,因為我所說的都是心里話。
《家在向海》這名字乍一看就讓人浮想聯(lián)翩。我從書里看到,海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誕生處,也是所有生物的搖籃。向海的一個“向”字,昭示著生命沒有忘記海的根源,醒悟著生命的相扶過程——所有生命都不能不依賴的生態(tài)循環(huán)。一個“向字”給我們說明了,大家都來自大海,應該相互珍惜尊重,莫要為了短暫的經濟利益,在把一個同伴逼向絕路的同時,也在用軟刀子慢慢的刺殺自己。一個“向”字足夠讓我們深深的回味,海就如老樹根桿,我們做為枝葉和種子,不管你伸向何方,漂向何處,不尊崇如何能生的原則,我們會永遠走不出無為,空瞑,可怕的深淵。一個“向”字從古至今都在向我們詮釋,“物竟天則,適者生存”的道理重在平衡,在我們居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內的物種一個都不能少,如若不然,自然承載力的反彈必定會給我們帶來災難。“向”在這里是一種無形的力,其凝聚力最終將會超過任何一種信仰,因為這是絢麗生態(tài)的呼喚,蘊藏著生機和希望。
《家在向海》,因為有“家”才使向海尤為重要。家是溫暖的相征,是心靈和肉體的寄托。黎明即起,我們從家中走出,為生活的希望,為事業(yè)和信仰,用智慧和體魄崩發(fā)出的力量,激勵我們走向明天。夕陽晚歸,我們帶著疲憊、滿足回到家中,與妻兒老少曲膝暢談謀生的樂趣和艱辛,享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妙。星光閃爍,月白風清,萬籟俱寂的子夜,家給我們的是安適甜蜜的美夢。家是我們走向輝煌的基點,家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本元素。家在向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向往。
《家在向海》寓意深刻。向海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是國際重要濕地,這里孕育著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豐富的生命,是生命從大海走向其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搖籃和基因適應的熔煉場所,和其它濕地一起,負有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職責,是擔綱生態(tài)循環(huán)的焦點區(qū)域。這里是我們的家,不管走向何方,不管奮斗的業(yè)績是多么輝煌,這里,總讓我們頻頻回眸,因為這里是我們生命的支點,享受到她的賦予,我們才能身體健康暢心如意,我們所有的一切才會能真正擁有。這里是所有生物的家,其它地方難以生存的時候,這里就是頻危物種唯一最理想的棲息地。
丹頂鶴的聲聲啼喚,拉開了《家在向海》的帷幕。那叫聲回蕩在向海的上空,卻振動在我的心里。我聽不懂的語言里,不知她們是對過去那生境的留戀,還是對現(xiàn)在很多地方環(huán)境變化的擔憂,也或是對未來憧憬的暢想。漫長冬季的萬里遷徙踏察,環(huán)球覓食棲息的體驗,也許正在為她們的生存軌跡添加更多的適應信息。那叫聲分明向眾生訴說生態(tài)承載力已到臨界極限,不采取科學措施維持生態(tài)循環(huán),物種頻危的趣勢將會進一步加劇,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誰會成為丹頂鶴第二將很難說清。那叫聲表達著旅行途中的艱難困苦和危險無奈,也表達著回家時的喜悅和興奮。那叫聲象幽靈環(huán)球回繞,那叫聲似警鐘,震耳欲聾,讓違規(guī)失道者聽而卻步,叫順天惜生者聽后勵志不畏艱險為恢復生態(tài)去奉獻自我。向海人聽的最多,為生態(tài)平衡的奉獻的也最無私,世世代代沒有一刻停止過。
向海春短,綠海情長,我從那一幕幕的畫面中,深深的體會到那里的眾生為生態(tài)平衡的延續(xù)在不辭辛苦的忙碌,用生命的光輝鋪墊著通往明天的路。春到水綠,無數(shù)的生命呱呱墜地后就沐浴著濕地中無私奉獻的陽光雨露,用生命之歌烘托著向海的每一寸熱土。草隨春榮,每一片綠色都使盡吃奶的力氣,在明媚的陽光下,把有害的污染物加工成十分珍貴的碳水化合物。我從畫面中看到,湖中游魚成群結隊,不用奔忙,到處都有可口美味的食物;空中和草叢里筑巢的鳥兒,雖然異常忙碌,嘴里卻不斷唱著醉人的愛情歌曲;還有網(wǎng)出湖面時打魚人那眼中的亮光;牛羊牧歸時,身披夕陽余輝的主人,揮舞鞭子時臉上充滿的期望;農家小院里,堆積如山的蘆葦、莆草及其制品,正等著運往遙遠的地方;也許還有許多鏡頭沒有拍到的地方,有許多許多的存在,以人類難以想象的嚴密機制,共同組成了向海這個美麗的地方。
向海的夏天不用說到處都會洋溢著熱情奔放,新一代的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歌頌著哺育自己生長的地方,幾代同堂歌舞升平自不必說,不同物種相聚,動靜艷香同示生命光輝的奇異場景,才是向海獨特的濕地之光。不要說鳥兒用身體和翅膀擋住了天邊的彩云和晨曦,也不要說蘆葦輕搖,看不清夕陽余輝中那牛羊是在走還是在跑。炊煙在水泊旁的蘆蕩中慢慢升起,有家在向海,我們的一切都會得到滿足。
向海的秋天一定會五彩繽紛,成熟的季節(jié),萬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謝向海的賜予,并把希望寄托于明年的這片濕地。決定留在此地觀嘗北國風光的,都和往年一樣做著必要的準備,把希望作為秘密藏在心里。需要到其它地方故地重游的,也都以不同的方式,鍛煉身體預備所需,有經驗的老者還不時聚在一起,商量著是不是再考察些新的領域覓食棲息,因為食物安全決定著明年歸來時的種族延續(xù)。所有的生物在這個季節(jié)里都要考慮,用他們周密的計劃和不懈的努力,保護好向海這片自古以來所有物種都一直向往的寶貴濕地。
向海的冬天,雖然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但毅然有很多生命守護著這片熱土,為這個地球之腎默默奉獻,我們會從那茫茫原野間看到分外妖饒的紅裝素裹。
向海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的執(zhí)著精神和企業(yè)文化,會感動一代人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向海的生態(tài)理念會為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向往向海,是因為那里有理想的生態(tài)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