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博物館歷來沿用“通柜、實物加說明牌”的陳列展覽手段,這種陳列單一、手法落后、枯燥乏味的展覽方式很難闡述陳列展品的內涵,難以吸引習慣了信息數字化的觀眾;而且原有的直接展示方式過于專業,很難達到大眾化普及宣傳效果。近年來隨著我國博物館建設事業的迅猛發展,大眾的觀賞方式在改變,品位需求在提高,這些都對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多媒體技術在博物館的應用就是應運而生,它是博物館陳列展覽中一個全新的展示方式和發展方向(2)。多媒體是指運用計算機技術將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動畫和文字特殊效果等單一的媒體形式集為一體的表現形式,是全面的綜合性的信息資源,它能用來達成信息傳播中的任何媒體資源(3)。多媒體技術以其強大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結合原有的實物展覽方式,不僅能充分展現原實物展品的內涵,而且使具體的展覽內容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激發了大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了宣傳質量。現以中國濕地博物館為例,說明一下多媒體技術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的應用。
1、中國濕地博物館簡介
中國濕地博物館位于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東南部,占地面積20200平方米,于200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唯一一座由國家林業局批準興建的以濕地為主題,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傳、娛樂于一體的大眾化國家級專業博物館。它通過普及濕地科學知識、展示世界豐富多彩的濕地及其生態系統功能、探索中國典型濕地的奧秘、剖析濕地面臨的問題和威脅、介紹全球濕地保護行動,尤其是中國政府在濕地保護中所取得的成就,包括首個國家濕地公園——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成就,向觀眾展示濕地之美,普及濕地知識,倡導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館內展廳主要分四部分,分別為序廳,濕地與人類廳,中國廳和西溪廳。序廳,多媒體數字技術與逼真的典型濕地景觀完美結合,使觀眾如同置身于濕地環繞的奇妙世界中。濕地與人類廳,通過人類的手掌托起地球的創意設置,應用多媒體技術向觀眾介紹濕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及濕地危機的類型。中國廳,壯觀的中國濕地五大類型的模型、極具感染力的典型濕地復原景觀以及超大屏的多媒體技術體驗,向觀眾直觀地介紹中國濕地資源狀況、主要特征以及濕地與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西溪廳,聚焦于我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向觀眾介紹西溪濕地的傳統文化、歷史演變、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歷程等。
2、多媒體技術在陳列展覽中的設計和實現
2.1多媒體技術在陳列展覽中的設計
中國濕地博物館在陳列布展時面臨著館藏展品不足、濕地知識專業性強、內容枯燥等多方面的困難,博物館歷來沿用“通柜、實物加說明牌”的陳列展覽手段顯然已無法滿足需求,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方面的難題。我們在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時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1)內容的科學性和典型性。在對濕地知識進行論述和模擬時要求科學性放在第一位,避免隨意增減內容造成專業知識的錯誤表達,選擇的案例進行模擬闡述也要充分考慮其典型性;(2)展現方式的多樣性。充分利用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動畫和文字特殊效果等多種方式來增加陳列布展的內容和效果;(3)技術手段的先進性。多媒體技術手段要求具有國際先進性,緊跟世界媒體技術前沿,達到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水平。
2.2多媒體技術在陳列展覽中的實現
好的多媒體技術也要有一個好的載體,為此,中國濕地博物館采購了大量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比如透明觸摸膜、不規則多點觸摸臺、定向音響、超大屏顯示器、圖像采集系統等,這些先進設備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布展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各種展覽實物和濕地科學知識制作成各類型的影像資料,如三維的、動畫的等等,來表現展品的生動原貌,并實現展示內容的豐富和擴展,同時模擬地展示已經滅絕了物種和遠古的文明。運用多媒體技術我們不但把專業性強、內容枯燥的濕地知識表達得更加生動、形象,有利于普通觀眾的瀏覽觀賞需求,而且以海量的信息大大擴展和豐富了實物展示所缺少的內涵,每一個觸摸屏里的內容都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為一些專業愛好者和學習人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資料查詢平臺。在展現方式上,我們不但有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動畫和文字特殊效果等原有的媒體表現形式,而且有新突破。比如在媒體展示觸發形式上我們就有全身感應、雙軸鏡、手觸感應、剪影成像等多種方式。同時我們緊跟世界媒體技術前沿,采用了國際先進技術。比如現有的多媒體展示技術手段一般是采用正面投影結合視頻內容的播放,但我們分別采用了雙層投影結合摳像技術,內部投影結合不規則的多點觸摸臺多點觸摸技術等,讓觀眾在觀看投影內容時還可以操作,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了解不同的知識和得到不同的參觀體驗,同時我們還采用了定向音響和集音罩結合的辦法來抗干擾,達到聲音的定向傳播,感應播放,互不干擾的要求。
3、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效果
3.1滿意度
中國濕地博物館開館后兩個月內就已接待兩位國家領導人,還有國家林業局和全國各個省林業廳主要領導及專家近五百人次,大家都對博物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許多外國友人參觀完博物館后也是贊不絕口,認為從來沒看過這么美和高技術含量的博物館,感覺非常震撼;根據留言本上的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滿意度達到了100%;媒體也是美譽不斷。
3.2具體效果
(1)展示內容的形象和生動
傳統的博物館陳列布展方式是系統的“說教”,被稱為掛在墻上的教科書。多媒體技術則使這本陳舊的教科書徹底動了起來,活了過來。多媒體技術可使一些在傳統的布展過程中很難表達的內容、枯燥的知識點和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現象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方法展示出來。比如在說明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中的凈化水質的功能時,我們做了一段動畫,從污水進入濕地開始經過物理吸附和化學轉變等過程,最后排出來的是干凈的水,使原來枯燥的概念變為生動的畫面,啟發觀眾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達到了很好的知識傳播效果。又比如我們使用不規則多點觸摸臺,突出“新、特、奇”的原則,觀眾可以多人同時玩一個濕地相關游戲,不同的游戲結果會對濕地產生不同的影響,提高了觀眾的參觀興趣。
(2)展示內容的豐富和擴展
傳統的博物館布展方式由于受限于布展空間不足,往往能展出的展品僅占極少部分,而大部分是深藏在庫房中,同時一件展品的標識或說明牌往往只有少量的信息,無法擴展內涵。多媒體技術輔助實物展出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比如我們在展示濱海濕地紅樹林時,除了復原場景和圖板文字說明之外,還使用了超大觸摸屏來展示豐富信息,多媒體里不但有當地紅樹林和物種的介紹,而且還有全世界紅樹林的分布和簡介,大大豐富和擴展了展覽內容,引導觀眾進入這一知識領域的大門,而不是學習的終點。
(3)觀眾參與性與互動性
傳統的博物館布展形式往往是類似于高高在上、板著臉的‘老學究’,灌輸的是枯燥的、專業的知識,這種說教式的展示方法完全忽略了觀眾的感受和要求,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和共鳴。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這些知識走下神壇,貼近觀眾,避免了觀眾看天書似的觀賞感受。比如在濕地互動影院,我們采用了雙層投影結合摳像技術,觀眾在欣賞影片的同時,還可以在個人的剪影中找到與播放的視頻相關的人類活動對濕地影響的視頻,很好地闡述了人類活動與濕地的關系,做到了知識的情節化;還有在投票墻區域,觀眾可以站在不同區域對一些人類的常見活動進行投票選擇,不同的選擇結果將在墻上以視頻的形式出現,說明了人類不同的決定對濕地有著不同的影響。這些展項都很好地啟發了觀眾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強調了參與性和互動性,真正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結束語:
總之,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博物館陳列展覽,它具有方式新穎,時代感強的特點,符合博物館數字化的發展趨勢,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接納和采用(4)。中國濕地博物館的結合自身特點和需求,實現了以多媒體技術表現為主,實物展示為輔的陳列展覽新模式,并且以多媒體技術更加先進、展現手法更加多樣化為其主要特點,建成了一座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娛樂性、互動性于一體的科學知識殿堂和觀光休閑場所,為許多新建待建的博物館開拓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當然,多媒體技術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的應用還需進一步完善,還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科學的指導來實現陳列展覽的推陳出新,更好地為大眾服務。最后,由于多媒體技術使用涉及到大量的信息,資料來源要保證原創性和引用合法性,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