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家池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處于上虞區道墟鎮、紹興高新區陶堰鎮和袍江開發區孫端鎮的三鎮交界地帶,曾為紹興平原第二大湖泊,面積曾達4000多畝。而在30年間,賀家池卻幾乎被破壞殆盡,只剩下400畝的水域面積。紹興市有關部門負責人最近接受記者調查時表示,賀家池的消失,有很多歷史的原因,但歷史的債總是要還的,“在規劃出來前,先行保護,絕不允許再破壞。”
賀家池作為一塊著名的濕地,在遭受嚴重破壞之后,當地政府終于想起了“保護”,這雖是“亡羊補牢”,但“補”總比“不補”好;不過,在此,筆者想說的是:須加強立法保護濕地。
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濕地開墾面積達1000萬公頃,全國沿海灘涂面積已減少過半,有“千湖之省”的湖北,其湖泊面積銳減三分之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賀家池水域縮減十分之九,也似乎“見怪不怪”了。然而,眾所周知,濕地不僅能為我們人類提供豐富的“農業產品 工業原料”及旅游觀光價值,還可以調蓄水源、調節氣候等等。濕地如此重要,我們沒有理由不高度重視“保護濕地”。
目前的問題是,不是沒有“法規”,而是保護力度仍顯稍弱,立法層次偏低。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濕地保護管理規定》,是國家林業局頒布的,但這個《規定》有些條款很籠統,一是對濕地調查監測多久開展一次,沒有具體規定;二是對濕地資源的信息公開,沒有說明公開程序;三是對破壞濕地違法行為沒有規定具體處罰措施。
近年來,黑龍江省、甘肅省、湖南省、廣東省、遼寧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四川省、吉林省等都已制定了濕地保護條例,包括浙江省、福建省、云南省、河北省、天津市、江蘇省已將濕地保護列入地方人大立法計劃,我們期待著,有越來越多的省份出臺濕地保護法規。筆者也認為,相關法規,如能提高立法層次,更有利于濕地的保護。
制定了“濕地保護法規”,就要劃出明確的“紅線”,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單位破壞或污染濕地。嚴格執行法規,加強監督,有效遏制破壞與污染濕地行為,讓濕地成為人類的寶貴資產。
我也說兩句 |
![]() 打醬油的路過了呵呵,飄了 ![]() 期待春春以后更多的精彩~~ ![]() 留個記號慢慢的看 ![]() 林子大了什么鳥沒有啊?祝踩的死全家!!!!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