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營利民水利工程打造和諧生態環境
媒體:中國水利網 作者:高東柏
專業號:我在黃河口
2009/7/28 21:56:24
山東省東營市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堅持“綠為水潤、水為人利、人為生態”原則,努力打造“岸綠景美、人水和諧、造福民眾”生態新景觀。利民水利工程,不但打造了黃河口的和諧生態環境,而且讓農民得到了實惠。
據了解,東營市2004年重點實施了百公里水域綠化工程、百公里骨干河道排水改堿綜合治理工程、百公里灌區節水改造三大工程。投資2000多萬元的百公里水域綠化工程,對沾利河、王莊灌區、麻灣灌區等工程進行了規劃植綠。綠化長度210公里,2.2萬畝,植樹242萬株,建成了"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水域新景觀;投資5190萬元的百公里骨干河道排水改堿綜合治理工程,對沾利河、神仙溝和小島河的110公里河道進行了綜合治理。該工程不但提高了河道防洪排澇能力,而且具備了河道改堿、生態保護等新功能;投資9568萬元的百公里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對雙河灌區、宮家灌區、王莊二干的86公里渠道進行了高標準襯砌和治理,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
利民水利工程的實施,強化了河道對兩岸土地的脫鹽改堿功能,改善了河道周邊的生態環境,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僅2004年該市共開發荒堿地35.2萬畝、農村綠化工程共種植速生林31.5萬畝、村莊綠化工程共植樹296萬株。
在項目開發開發建設中,該市高起點、高標準規劃設計了"上農下漁"開發項目和農村綠化工程項目,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堿能改、村為綠染、樹為民利的良好效果。為調動多層次投資開發種植積極性,引導村集體、農戶、企業和大戶投資開發荒堿地和樹木承包種植,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開發經營機制。目前,投資黃河口鹽堿地開發的種樹大戶超過100家,超1000畝的種糧大戶也逐年增加,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