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以防為先
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積極加強
林冠下資源采集期間森林防火工作
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緊緊圍繞大興安嶺地區第二次“兩會”提出的“把資源管起來”戰略目標,將森林防火作為保護區特殊時間段內的首要任務來抓,積極采取管用措施,確保林冠下資源采集期間的森防安全。
針對大興安嶺地區一年一度的采集高峰期,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著力突出以防為主的宣傳理念,以各檢查站為中心,以火災危害、火災預防知識、《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條例》等作為主要內容,印制防火宣傳單5000張、宣傳手冊200本,每天堅持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宣傳教育,不但增強了每個進出保護區人員的森林防火意識,同時也使過往人員對保護區生態保護、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有效杜絕了非法采集者進入保護區采集林冠下資源行為的發生。
為切實加大檢查看守力度,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今年在原有5個檢查站的基礎上,投入資金20.4萬元,在探礦、采集人員活動頻繁的南部以及檢查力量相對薄弱的西部又新建了兩個防火檢查站,并安排專人每天沿各檢查站之間道路進行檢查巡護,從而將所有進出保護區的路口徹底管住卡死,形成了從南至北、自西向東的全方位封閉式檢查網絡體系。與此同時,在各檢查站工作人員全部上崗到位的基礎上,為每個檢查站安排1名機關干部、1名公安干警及1名管護人員駐防值班,使各檢查站執法力量得到明顯增強。
在此基礎上,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還積極開展火災撲救準備工作。一方面對所有車輛、機具、通訊設施等進行了全面檢修,一方面認真組織撲火人員進行一線滅火知識培訓和必要的技能、體能訓練,并安排50人快速撲火隊靠前進駐保護區與呼瑪十二站林場交界處等高火險區域,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迅速出擊、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工作目標,為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冠下資源采集期間森林防火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劉志強)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