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2025年麗江市生態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召開,介紹麗江市積極推進美麗麗江建設,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主要工作進展及成效。
6月5日,2025年麗江市生態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召開。(麗江融媒記者 張小秋 攝)
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涵養生態之美
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河湖保護治理、生態保護和修復、自然災害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土綠化、綠色能源開發等六大行動,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全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7208.46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5.07%,實施“一張藍圖”管控,積極推進“多規合一”。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構建起由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地方級自然保護區、6個地方級自然公園組成的具有麗江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10個自然保護地面積約38萬公頃,占全市國土面積比例超過18%。以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金沙江干熱河谷、海拔2800米以上區域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為重點,因地制宜科學構建促進物種遷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態廊道,加強河湖岸線修復,恢復其生態功能。重點關注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保護。
我市全力抓好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穩步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已開展歷史遺留礦山圖斑修復947個(含正在實施及轉型利用圖斑)、面積1225.9773公頃。加強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穩步推進國土綠化、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積極推進國土綠化,實施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2024年完成營造林56.85萬畝,開展義務植樹152.67萬株,培育鄉土樹種苗木90萬株。106個村委會(居委會)獲得“省級森林鄉村”稱號。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壯大經濟之美
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先后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統領、統籌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依托豐富的水電能源,麗江大力發展清潔載能產業,截至2024年底,全市清潔載能產業產值達141.08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8.3%。單晶硅產量達6.71萬噸,實現產值114.8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9.4%。水電、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行業和利用綠電生產、凈零排放的單晶硅生產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90%左右,綠色低碳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能源 綠氫”產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8億元,新增裝機133.82萬千瓦,全省第一座加氫站已投運、第一個零碳綠氫智慧工廠正式產氫。氫能大巴正式投運。
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出臺《麗江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不斷優化能源和產業結構,深入推進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綠色建材推廣應用,低碳交通加快發展,新能源公交車、網約車占比均達91%以上。
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美麗麗江,塑造環境之美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全市1987家機關食堂、企事業單位、中型餐館完成油煙凈化設施安裝。不斷強化機動車檢測和高排放汽車污染防治。2016年以來,麗江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9年保持100%,城市空氣質量位列全國、全省前列。2024年市政府所在地(古城區)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平均值為14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2位。
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構建完善四級河湖長制管理體系,設置河湖長1062名,將境內597條河湖庫渠納入河湖管理范圍,全面推進河湖網格化管理,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和河長“清河行動”。緊扣“退、減、調、治、管”,推進瀘沽湖、程海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態之治”轉變。實施集中飲用水源保護區保護行動,全市劃定市級水源地3個,縣級水源地8個,鄉鎮級水源地40個。2024年,全市市控以上河流水質優良率達91.2%;瀘沽湖水質穩定保持Ⅰ類,為全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質最好的湖泊;程海水質穩定保持Ⅳ類(pH、氟化物除外);金沙江干流麗江段水質穩定保持Ⅱ類;11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強化涉重金屬廢渣堆存點風險管控,完成境內9個涉重金屬廢渣堆存點風險管控工作。強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安全利用類耕地可采取措施完成率達100%,嚴格管控類耕地措施完成率100%。建成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2家,核準經營規模達3600噸/年,實現境內醫療廢物集中收集、處置率達100%。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2024年全市農藥較上年減少9.35噸,化肥使用量較上年減少352.45噸。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利用率從2015年的68%提高至89.42%。深入實施農膜回收行動,農膜回收率從2015年的20%提高至85.15%。
打造多領域美麗示范樣板,建設家園之美
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出臺《麗江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以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為重點,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華坪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華坪縣去“黑”轉“綠”促產業生態化模式入選生態環境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模式與典型案例(第一批)》,麗江市及古城區先后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深入開展綠美河湖建設,突出特色、突出重點推進綠美河湖建設,評定省級美麗河湖21條(庫)、市級美麗河湖71條(庫)。近年來,瀘沽湖先后獲得“中國十大生態名湖”、“中國最美十大湖泊”等稱號。2022年12月被生態環境部評定為全國18個“美麗河湖”優秀典型案例進行展示;2023年7月被省水利廳、省河長制辦公室評為“云南省綠美河湖標桿典型”;2024年5月,麗江瀘沽湖保護治理實踐經驗《傾力守護一湖碧水 實現保護發展雙贏》入選中央組織部全國干部培訓教材《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案例選—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篇》。
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圓滿完成,全市創建綠美城市2個,建成綠美社區99個、綠美村莊1501個、綠美公路1185.3公里、綠美河湖23個、綠美校園428所、綠美園區2個、綠美景區26個。全市新增綠地面積68.97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4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3.4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66%,綠地率40.33%。
2019年云南省開展美麗鄉村評定以來,共128個村獲得省、市、縣美麗鄉村稱號,其中省級美麗鄉村12個、市級美麗鄉村39個、縣級美麗鄉村77個。
麗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國坤表示,下一步,麗江市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調研麗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責任落細落實,為推進“美麗中國 和美麗江”建設譜寫新篇章。
來源:麗江發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