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電站設置魚道,究竟作用幾何,世界上仍廣泛存疑,通用做法是建魚類增殖放流站。但藏木水電站依然堅持“多此一舉”,不僅建起放流站,還不惜投入2億元資金建成3.6公里的魚道。魚道長是為降低坡度讓魚兒能逆流而上,道內設障礙門是讓水流有急有緩,游得累可去“休息室”。如此費苦心,就是想讓魚兒自己游過百米大壩。
“讓生態接近最自然的平衡狀態,保護魚類資源,我們不放棄一絲希望。”電站總設計師張連明說,藏木水電站是西藏境內雅魯藏布江干流上建起的第一座水電站,環保自是重中之重。
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亞洲水塔”“物種基因庫”,自然環境極為獨特又敏感脆弱。西藏自治區黨委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寧肯發展慢一點,也要保護好雪域高原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從日喀則進入阿里地界,你會驚奇地見到,柏油路個別路段會蓋層沙子,為啥?因為藏羚羊沒見過柏油路,不敢過,鋪沙子是為其開路。奇怪的做法,體現出對野生動物的精心愛護,藏羚羊種群數量由瀕臨滅絕增至20余萬只,摘掉“受威脅物種”的帽子。目前,西藏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7處,總面積41萬平方公里,居全國之首,這使得西藏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重要生態系統得到很好保護。
“十一五”期間,西藏實施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自然保護區、防沙治沙等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整合各類資金10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3倍多。2009年至今,中央批準建設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重點實施3大類10項建設工程,總投資155億元,目前落實投資57億元,區財政對環保支出堅決不留欠賬。
“只要觸碰生態底線,項目再好都拒絕。”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莊紅翔說,“鐵杠杠”擺在那兒,從源頭上掐斷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項目進藏的任何機會。這樣保護生態,西藏經濟還能發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綠水青山撐起無煙工業,游客井噴式增長,旅游引導第三產業迅速崛起,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占53.5%,穩坐半壁江山。
50年的生態保護,西藏高原各類生態系統結構整體穩定,仍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雅江、怒江、納木錯等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Ⅰ或Ⅱ類水域標準,全區森林、草原、濕地等面積增加、功能改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擴展趨勢得到遏制并首次出現逆轉。
無法想象,從山南地區驅車到林芝市,千年樹齡的核桃樹遍布村莊、河谷。這里對每一棵樹的敬畏,令人震撼。
西藏自然環境獨特,它的生態系統對外來影響的敏感度遠超同緯度其他地方。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堅定地說:“環境優先、生態優先在西藏是鐵規矩,無論是資源開發、重大項目建設,還是產業發展,都必須按規矩辦事。”
只添綠不減綠
森林、草原、濕地,碧水青山靚高原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和第三極的核心,是我國乃至南亞、東南亞的“江河源”和“生態源”,生態至為重要。為筑起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添綠凈土,西藏50年奮斗不止。
山南、日喀則兩地的河谷地帶是西藏風沙最嚴重之地。“家園變沙園,賺再多的錢,又有什么意義呢!”山南扎囊縣綠化勞動模范邊久憨憨地說。1990年,他毅然放棄跑運輸,投入幾百萬元開荒500畝做苗圃,開發56種苗木,年均出苗40萬株,承包造林5萬畝。
西藏全民動員搏擊風沙。通過天然林保護、植樹造林、建設生態公益林和治沙試驗示范區等一系列工程,2014年,西藏森林面積達到1684.8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02年12.37%增至14.01%,10余年面積增加195萬公頃,全區各類沙化土地面積減少6.57萬公頃。
那曲是西藏最大牧區,曾因過度放牧,草原苦不堪言。痛定思痛,那曲開始實施禁牧減畜,增加適齡母畜和優良畜種比例,獎勵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爭取草畜平衡。那曲農牧局局長次仁介紹,2011年來,那曲減畜180萬個綿羊單位,實施禁牧草原面積5638萬畝,“草畜平衡”的草原面積達4.11億畝。2014年,西藏全區兌現獎勵資金達20億元。
“拉魯濕地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達到7.88萬噸,釋放出6萬噸的氧氣。”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普布次仁說,拉魯濕地是名副其實的“城市之肺”,拉薩市民無不受其滋潤。
“九五”計劃起,拉魯濕地就被列為全市重點環保項目。2013年,拉薩再次規劃投入7億元保護拉魯濕地,現在濕地面積達12.2平方公里,蘆蒿、水草連片,水鳥成群游翔穿梭。目前,西藏全區濕地面積增至652.9萬公頃,居全國之首。獨一無二的高原濕地,儼然成為巨大的綠色引擎,釋放出“綠能量”。
守護每個生靈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營造動物的生活樂園
7月,羌塘大草原,風光旖旎,草肥水美,藏野驢、黃羊、野牦牛悠然自得。今年,估計有10萬余只藏羚羊一路向北遷徙至色吾雪山至甜水河一帶的“大產房”產崽。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確保它們順利遷徙、繁殖,每年這個時節,公安民警和野生動物保護員全天候巡邏,武警官兵展開“高原利劍”保護行動,共同打造最安全的生命通道。那曲地區森林公安局局長西熱說,汗水不會白流,換來的是藏羚羊安寧的生存環境。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盜獵等原因,西藏境內12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近百種瀕危。
西藏展開嚴厲打擊,拯救高原精靈,設立自然保護區,成立專門保護機構和執法隊伍,全區有3700余名各類保護區專職管護員,8.4萬名群眾兼職管護、巡護工作,打造起保護野生動植物的銅墻鐵壁。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傳統手段與現代科技結合,建成動物保護監測系統。“現在24小時監測,可疑情況一旦出現,第一時間拍照取證,派人趕往。”保護區副局長普瓊稱。
幾十年的辛苦,贏得自然回報,西藏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正在恢復性增長。藏羚羊種群數量由1995年的5萬—7萬只增至20余萬只,黑頸鶴由1995年的1000—3000只增加到7000只左右。雪域高原,正成為動物的樂園。
樂園里也有“新煩惱”。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增加,這些家伙可不老實,經常肇事擾民。那曲縣農牧民常哭笑不得:棕熊趁人不在家霸占房屋,翻箱倒柜,甚至開易拉罐喝汽水;雪豹也好不到哪里去,經常對羊圈搞襲擊。
2006年,西藏啟動野生動物肇事損失補償,到2014年兌現補償金4.2億元,實現維護群眾利益、保護野生動物雙贏。
追求綠色發展
保護好秀美山川,就能換來金山銀山
“西藏的環保工作,重中之重是生態保護而非污染防治。”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莊紅翔說,西藏工業造成的污染很小,主要集中在礦產業和建筑建材業。西藏工信廳原材料工業處李文進描述,“進到廠里即便呆一小會兒,出來一身灰,臉上一抹便是泥。”
西藏鐵腕整頓區內12家水泥企業,淘汰落后的濕法窯和立窯工藝,改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2014年,全區水泥產量達到342余萬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占到近九成,目前,新型生產工藝正在全面替代落后產能。
“沒有受理何來拒絕。西藏很少否定項目環評,這一點不像其它省。原因很簡單,如果一個項目不符合西藏的環保底線,即便投資再大再好,最終連申請的資格都沒有。”莊紅翔說,西藏從源頭上就杜絕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落地。
這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決心。對產業項目如此,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工程建設更是如此,堅持防止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建立“三級監管體系”,縣級日盤賬、地市級周巡查、區級月督查。
把環保做到幾近嚴苛,西藏發展并沒有受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里得到充分印證。林芝市巴宜區魯朗鎮扎西崗村65歲的旺久前后對比家庭的收入變化,從前,家里收入三大塊:砍樹、放牧、種地,吃飯靠砍樹,過得緊巴巴。現在變成四大塊:家庭旅館、公益林補償金、放牧、種地,僅旅館每年賺15萬元。“靠山吃山,但是好生活砍不出來,保護好美麗風光,一草一木都是錢。”
林芝市委書記趙世軍說,“縱覽高原,從林開始,因林而美,毋庸置疑,生態旅游業是林芝的必然選擇。”如今,旅游業已成為林芝第一支柱產業。
夯實制度保障
牢牢守住生態紅線,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2013年,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西藏出臺《關于建設美麗西藏的意見》,編制實施《2013至2030年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提出到2030年,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經濟發達、生態家園舒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強區,基本實現建設美麗西藏的目標。
美麗西藏,任重道遠,關鍵要人真干。2014年,西藏正式開始對全區74個縣展開環保考核,考核結果和縣級主要領導的晉職升遷掛起鉤,倒逼縣級環保出活力。
今年3到4月,2014年環保考核全部結束,全區17個縣被評為良好,8個縣為不合格,其余縣為合格。考核從嚴,有獎有罰,區里拿1個億獎勵先進縣,不合格的則要被約談。“環保是一項系統工程,縣里各部門各單位都有責任,通過考核逼著縣一級承擔起主體責任,提升環保意識。”西藏環保廳原廳長江白稱。
截至2014年,西藏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22個,還有國家級森林公園9個、國家濕地公園10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3個。建立生態功能區還不夠,2014年,西藏探索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制度是保證,法律是武器。這幾年,西藏加快環保立法腳步,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等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全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步入法制化軌道。
“西藏是全球最潔凈的地區之一,高原生態系統總體趨好,環境質量呈現逐步改善的趨勢。”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說。
回首半個世紀的腳步,西藏,這個離太陽最近的地方,這個黨中央牽腸掛肚的地方,不負眾望,牢牢筑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記者汪志球、王漢超、韓俊杰、陳沸宇)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