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聊齋(九十九)
——如何面對
世界濕地日那兩天關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如何面對第二十個世界濕地日”,由于曾經涉足過“濕地”這一鮮為人知的領域,雖然數年下來仍是個濫竽充數,卻不自量力總覺得似乎高人一籌,再加上那篇文章讀來津津有味且朗朗上口,就“孔乙已”般踱步輕吟自酌起了人生這杯酒。
幾日里想來想去,“如何面對”這幾個字始終揮之不去,誠然,做為人,是有許多難言之隱的“如何面對”,有些是因為無知,有些是因為是愚蠢,有些是因為科學,有些是因為人家咋著咱咋著,還有些是因為情,還有些是因為利。
所以,我們今天就走到了這里。水有檔次,純凈水,礦泉水,來自五大蓮池,來自冰山雪塬。街上送水的買水的與電影電視古裝劇里的經營可有天壤之別,那時是取自自然,完全沒有人為的深加工。現在是取之人意,看到的雖是水形,卻難見水容。食有旦憂,添加劑,人造色素,調味精,轉基因,有機疏菜,有機面粉,極盡經營之能事,是騙術么?沒人敢說,不是騙術吧,為什么要如此那般?五千年古國文化傳承發展幾乎已爐火純青,字義也可以隨心所欲,你比如說“有機”小麥,竟是純有機材料的光合產物。活動有時必須得提前警告,如空氣中度污染,盡量減少外出,重度污染、黃色警告,紅色警告,不要上學了,上班時間靈活掌握等等。上個世紀中后期,令人頭痛的是沙塵暴,我們投資興建三北防護林,后來不知什么原因報導的少了,是不是因為更讓人震驚的環境現實給淡化了,還是人們司空見慣習以為然了,也或著說是三北防護林真的鎖住了風沙,都沒有確切的證據,很不好說。最近幾年又攤上了霾,殃及整個華北甚至更廣,污染排放超出環境容納負荷自不必說,循環的慢應該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每當霾向國人示威時,我們未一的辦法就是控制排放,如車輛限行,關閉工廠、工地。但車輛在增加,限行效果會隨著車輛的增加而效果減弱。關閉工廠、工地勢必影響部分人的生活,短時間可以咬咬牙挺挺,長時間肯定會造成人心恐慌。怎么樣加快循環,似乎沒聽到過社會上有什么議論,當然,專業人士好象有過生態循環存在危機的呼吁,決策上也有生態環境建設一說,可社會發展并沒有改變以往的前進軌道。所以說,我們只能走到這里,以后會走到哪里,生態循環狀態會給我們描給一幅生動的畫面。
“如何面對”的確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提問,該如何面對,學校可以停課,機關可以靈活掌握上班時間,農耕可以嗎,即便可以,植物光合作用時,食品材料的組成里有害成分超出人的承載能力將如何?前幾年曾聽說,某黃金產地土法煉金導致土壤含汞量超標,連鎖反應是小麥含汞量超標,人體內含汞量超標,最后導致方遠幾個村的小伙當兵體檢身體全部不合格。如果華北是這樣,糧食疏菜都因為霾中的有害物潛移默化到人的身體里,我們的全面小康社會會不會成為新興的“東亞病府”?希望這是危言聳聽,無稽之談,杞人憂天。
前段時間,微信圈里有傳谷歌地圖和森林覆蓋率的問題,說是中國周邊都比中國好,特別是日本,比我們好出許多。還聽說,日本為了避免中國污染殃及日本,情愿無償出資支援中國種樹種草。如果這些是真的,如果日本境內也確實沒有霾的話,證明種樹種草可以加快污染循環,可以清潔環境,因為日本經濟發展并不比我們中國落后。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調戲中國人,侮辱中國人,我們應該愛國,挺起腰桿在他們面前亮劍,一點錯都沒有,但是,日本人好的方面,確實值得我們效仿,一定要拿來用,甚至青出于藍勝于藍,這樣,才會讓他們不敢小看我們,我們也才能真正的實現安國興邦。不要用污染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來安慰自己,美國沒有過霧都現象一樣走在世界經濟的前列,兩手抓兩手都做到位,經濟搞上去環境也宜居,不說明中國文化更應該效仿嗎。
“如何面對”是中國文化對中國現實的真正考量,你咋想我咋想大家咋想,最后形成的事實,就是中國的未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