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陵磯 平湖落日匯三江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在洞庭湖與長江的連接處,有一個名叫三江口的地方,這里是湘江、沅江和長江的匯合處,而洞庭湖也是從這里匯入長江。由于地質運動,江口形成了一個石磯,也就是一片突出水邊的石灘。《水經注》中記載這里:“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因而,這個石磯就叫做城陵磯。由于長江水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呈現出混黃的顏色,與清澈的洞庭湖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自古這里就形成了一種清濁交匯、涇渭分明的景象,稱之為“江會”。
公元759年秋,本已獲罪發配蜀地的李白遇赦,從白帝城順長江而下,來到洞庭湖,恰逢被貶的族叔李曄和好友賈至,李白便邀他們泛舟同游于洞庭。迎著湖光山色,三個天涯淪落人在黃昏時分來到了城陵磯,李白十分理解倆人的心情,奉勸他們要開朗豁達,并作了以上這首詩以示安慰。三人在此把酒盡歡,忘卻人生旅途的不得志。喝到盡興時,李白更是靈感突發,又吟出“忘卻君山好,平鋪江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從古至今,城陵磯一直就是洞庭湖進入長江的唯一出口,今天這里依舊是長江中游最重要的樞紐港口之一,有更多的人與船在此相逢聚散,只不過船上也不必再有風帆了。
清濁相干兩江匯·浪花淘盡城陵磯
“三江到海風濤水,萬水浮空島嶼輕。”這正是城陵磯最經典的景象。由于三江在此匯集,水量增大,湍急的水流撞到石磯上,激起滾滾浪花。而清澈的洞庭湖水又與混黃的長江水形成了一種清濁交匯,涇渭分明的景象—“江會”。供圖/CFP
君山 洞庭湖上小蓬萊
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應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唐?雍陶《題君山》
君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一個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島,與湖東岸的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它橫臥在洞庭湖的萬頃碧波之中,遠望如橫黛,近看似青螺,臨空俯視,又像陰陽合抱的太極圖。這一抹湖中的翠綠,正如李太白的名句“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君山島呈橢圓形,兩旁高而中間低。這個不大島上,卻聳立了大小72座各有故事的山峰。
這個美在飄渺之中的小島原名洞庭山,島上的每一處風景都有著各自的神話傳說,在是很多詩人心中,它堪比蓬萊的仙境。登臨此地,總會給失落的內心帶來一絲慰籍。就像唐朝的才子雍陶,他年少便高中進士,但因恃才傲物屢遭挫折,獲罪流放途經這里,君山的青蔥滌蕩著他的胸襟,《題君山》這首詩應運而生。
如今的君山人氣興旺,已經不再那么神秘。島上的湘妃竹、柳毅井、湘君祠?這些關于愛情的景致,又讓這里變成了愛情島。許多少男少女慕名而來,留下一對對美麗倩影。
古人的君山
承載著諸多神話典故的君山,猶如碧玉盤上的一顆青螺。其實,在島上還有不少古人的遺跡,云夢亭就是其中之一。這座青石六方盔頂式的小亭,是由唐朝詩人崔櫓修建的私人觀賞亭。而“云夢”二字,取自于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岳陽樓 登高方見煙波浩渺
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凄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宋?滕子京《臨江仙》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樓西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長江,作為洞庭湖岸的制高點,這里是遠眺洞庭的最佳位置。
站在岳陽樓上,八百里洞庭的煙波浩渺盡收眼底,正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里描述:“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其實范仲淹雖然到過洞庭湖,卻并未登上過彼時的岳陽樓,他撰文只是參照了好友滕子京所畫的《洞庭秋晚圖》。
有關滕子京的故事,范仲淹在《岳陽樓記》的序文中也曾提及。1045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并主持重建了岳陽樓。新樓落成,除了請好友范仲淹作文,自己也寫下了上面這首《臨江仙》。盡管詩中飽含悲愴之情、隱忍之意,但壯闊的洞庭湖卻令滕子京在逆境中奮發努力,所以才有“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才有重修岳陽樓的壯舉。
如今的岳陽樓,雖歷經后世多次重修,卻依舊是看湖的最好去處。登樓遠眺,仍能欣賞到古人眼中的“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不同的是一座長達萬米的斜拉橋橫貫洞庭兩岸。
洞庭的觀湖臺
若要觀湖,矗在洞庭湖東岸的岳陽樓堪稱絕佳地點。自古就引得無數詩人,登樓望湖,有感賦詩。盡管滕子京的《洞庭秋晚圖》已經失傳,但有關這一湖一樓的繪畫,自宋代之后層出不窮,給世人更直觀的臆像。如今,當游人仰頭讀完懸于樓中堂的《岳陽樓記》,再轉過身,眼前就會翻卷出兩層浪濤,耳邊的轟鳴也更加響亮。供圖/Fotoe
西洞庭濕地 候鳥的綠洲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唐?李益《春夜聞笛》
所謂八百里洞庭,遠非一汪巨大的湖水,其實,它是包含眾多河湖水系的一大片濕地。就算湖泊本身,也是一個由東、西、南三部分組成的湖泊群。其中西洞庭湖由沅水、澧水匯聚而成,許多地方漲水為湖,落水為洲,可以說是湖外有湖,湖中有洲。
西洞庭濕地上,遠近丘巒起伏,岸邊蘆葦叢生,水底游魚歡暢,加之溫暖濕潤的氣候,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候鳥越冬的天堂。白鶴、黑鸛、游隼、大鴇許多珍稀鳥類棲居于此,閑散地度過漫長的冬天。
唐朝詩人徐裳,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看到了這番景象:“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鳥飛應畏墮,帆遠卻如閑。”因為他對洞庭湖太過喜愛,后人還送他“徐洞庭”的雅號。而同朝的李益寫作《春夜聞笛》時,正在遠謫江淮的途中,他看到西洞庭濕地的無數大雁,因為春天的到來北飛,遷徙的飛雁勾起了“遷客”的思鄉之情。
如今的西洞庭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并建立了西洞庭湖國家濕地公園。由于觀鳥這項休閑運動的時興,每到冬季,這里更是“鳥人”們的樂園。與千百年前李益這樣的遷客相比,今天的“鳥人”們心中少了一份憂愁,多了一份歡愉。然而人們依舊會借助古人的情懷,在此享受自然的樂趣。但愿再過一千年,還會有念著這些詩句的人來到洞庭湖,還能夠看到這樣美景和這些生靈。
濕地的朝夕
夕陽映于水面,將浩浩的水波撫平。濕地廣闊的灘涂和沼澤為在此生活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繁衍條件(供圖/IC)。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