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秋色(二)
秋天的濕地公園,景色與其它城市園林相比,絕對引人入勝。沐浴其中,身心感覺自是妙不可言。
幾個月都沒有往這兒來了,舉目望去,湖水清清,濤聲依舊,常年在此生活的居民,飛來潛往,淡定的守護著那不變的日出日落,只有春生夏榮的花草看去成熟了不少,特別是荷葉及荷花,似乎秋風撫面看上去更加亮麗貞潔。
也許是群居勢眾可增加安全感吧,無性繁殖的荷群竟讓那波濤洶涌的水面退去了不少,碩壯的綠葉和嬌美的紅花,比春夢中,比夏情時,都要多出很多面積。輕輕的走近它們,有意無意的感受著出污泥而不染的境界,悠然之間,須仰視才見的生命大觀頓時顯現。
彎腰拔起一枝狗尾花,用雙唇緊緊吻住,將舌尖抵住那柔軟的部分,漫漫的品味著野性里的溫馨味道,感覺物我就是這般。雙眼凝望著荷葉旁的香蒲和它們身邊的葎草,吮吸著空氣中它們所給予的感恩回饋,內心忽然生出一種歉疚。秋風踏過黃土,蕭瑟有聲,那種感覺愈加強烈。
我喜歡這種人工與自然混合生成的群落,一點都不是因為在這樣的城里擁有這樣的秋色。不想讓秋色都給城市的思維,也不可能會有純天生的炫麗在此平分秋色。我就想那種無法言語的快活,不是吃住行或精神需求那樣的文化生活,是身心,或皮膚或生理上的一種感覺。那是是太陽下的生長積累,是生物多樣性分泌吐納形成的空間結果,是秋風淡云中永遠不變的艷色?說不清,在很多理論和思維中都難以說清,只是跟著社會大眾的一種風俗,走進這樣的城市秋色。
雖然從城中心走到這里,要經過許許多多的坎坷,還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樣,身不由已地來了一次又一次,是不舍一往情深,還是為了一種模糊的求索?春天,常看著冰雪融化時可愛的小荷尖尖角,看著明媚陽光下牡丹富貴的形色,產生一種不為人知的夢幻。夏天,常看著紫薇戲水,看著水雞踏著荷葉在水面覓生活,看著纖柳驚游魚,看著湖心淺灘白鷺起飛降落,去園一個似是而非的假說。秋看蘆蕩煙云,看一湖秋色里沉掂掂的收獲。想寫一出戲,用情節扣問黃河流過的黃土坡。冬天,潔白蒙住了一切,問一聲壁壘中的哀魂,那棵老樹生是為何。
這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城市濕地公園,往北過人工湖是職業技術學院,往東過209國道是文博城、老城行政生活區,往南是新開發的中心商務區,寬敞的大道從高鐵站成扇形向老城區輻射,高樓林立直逼文化公園和濕地公園,往西就是中華母親河——黃河。
冬天,這里有幾千只野生天鵝棲居越冬,因此,人們又習慣稱這里為天鵝湖。風卷雪花萬木蕭條時,空中、水上來往的天鵝,用親情、舞蹈和歌唱,述說著生機、溫馨與和諧,使這里成為了全國少有令人神往的生態景觀焦點。不少人為了一睹人間少有的天鵝奇觀,千里跋涉無怨無悔。經久歷年,意識總是如此定位,叫這座城為天鵝城又成了人們的習慣,官尊民意,中國動植物保護協會于是命名這里為大天鵝的故鄉。
說心里話,也許是見多不怪吧,我愛天鵝的方式不全是收藏它們的生活習俗、舉肢行為,而是愛它們棲居的樂園。它們能來這里生活,不去水域比這里面積更大的附近地區,就是因為這里的生物多樣性能讓它們衣食無憂,生活健康。
我愛天鵝有點兒愛屋及烏,天鵝們愛屋及烏絕可能有和我同樣的心理。
我曾多次地觀察,但對這里仍然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里雖然也在城中,可這里的生物與其它城區的生物有著根本的差別,所有生物布局,人為的,只是引導,有待自然訓化接受,自然的,是來者不拒,所有自然界的生物,只要你覺著這里適合你生存,你就可以在這里安家落戶,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并可繁延生息繁榮昌盛。不象其它城區的園林管理,完全以人的意志為選擇去留,特殊地區甚至連落葉歸根都難以實現。所以,別說是秋色有異,即便那土壤的氣味兒也是不一樣的。
秋色,在這里是豐富的。葎草看上去還是以如既往的旺盛,綠油油的,沒有感知秋的來臨。鬼三針不知是因為身軀長的太招風了還是咋的,綠葉上已見變色的斑點兒。剌果酸模那刀劍般的葉上已顯老氣橫秋,成熟的果實在風中幌著,手一碰灑落的一地都是。狗尾巴草,狼尾巴蒿,狗牙根,稗草,桃葉蓼,馬塘,香蒲,蘆葦,野大豆,羅布麻,藜,莧,蔓陀蘿等等,還有湖邊兒稍高地方的楊柳槐柿椿,剌槐,楓楊,白臘,泡桐,構桃樹以及是城市都可見到的玉蘭,雪松,剌柏,龍柏,海棠,桂花,女貞,黃楊,甚至到崖頭上的構杞子,野菊花,均無一例外地在做著總結,色持赤橙黃綠青藍紫,言情凝重到無以復加,有揮淚做別狀。
我想起來了,天鵝何以會愛屋及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可能有最佳的答案,生命需要營養才能生長,只有營養豐富生理才能正常循環,身體才能承載生命的職責。我們攝取的營養即能調節生理,當然可以健康生命。我所知道的天鵝可食的食物中,有很多是被人們選為藥品的,如藕,剌果酸模,鬼三針,羅布麻,蔓陀蘿,構杞子,野菊花等等。有很多植物的根莖葉和種子,是天鵝的食物,也可能是天鵝健康生存的保健品。天鵝湖經過了春夏秋三季的太陽能生物轉化,積累了豐富的天鵝可以強身的食物,天鵝在過冬時即可積累豐富的營養,又可保證健康身體,為春季繁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不能不愛屋及烏。
秋色益人亦益物,這樣的城市秋色珍貴,貴在當下難能,貴在不只有人喜歡。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