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開心 | 日期:2009-05-14 星期四 | 天氣: | 地點:向海 |
感動著 幸福著
-----寫在“香港之行”前
“劉偉要去香港啦!”向海不大,方圓1055平方公里,有人經過的地方,快都知道這件事了。我做人較低調,自己沒想傳播,消息卻不脛而走。
總覺得濕地中國給我的榮譽太高了,自己只是付出小小的努力,卻得到如此回報,大有“受寵若驚”的感覺。濕地中國已作為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是一兩天沒往濕地中國上發信息總覺得“愧對江東父老”。
向海保護區是去年5月份在濕地中國注冊,一年啦,感觸頗多,概括幾個字:感動著 幸福著。
感動一:國家林業局濕地管理中心的高度重視。我兩次作為特邀代表參加濕地會議(廈門、香港)。廳局長層面的會議有了最基層的面孔。使我走出個人的小圈子,對兄弟單位的濕地工作的好作法、好經驗有了感性認識。學習別人的先進理念,更新自己的頭腦,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是我最需要的。通過考察學習,讓我更加熱愛向海這塊濕地,大有“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的英雄氣概。開始思考自己終會為向海做點什么?
感動二:吉林省濕地辦積極作出響應。今年3月26日省濕地辦下發了《吉林省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2009年工作要點》,并且文中號召積極利用好“濕地中國”這一平臺,大力宣傳我省濕地保護發展的成就。今年還將對在濕地保護宣傳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我這次辦理香港出境手續時,就能感覺到:劉想和老黑都是自己去跑,我的簽證手續是省濕地辦陳林主任親自督辦的。可見廳領導的重視。
感動三:向海保護區領導的重視。最讓我感動的是局長趙俊。他慷慨地將自己多年辛苦創作的攝影作品奉獻到濕地中國網上。這是許多攝影家做不到的。這本身做法需要一種胸懷和風度。這種無私奉獻精神也鼓舞著向海更多的志愿者。目前向海的志愿者有不少是百里外白城市、通榆縣內很出名的大“家”。有不少人的攝影、書畫、文學作品在全國都是很有名氣的。國內著名的作家唐錫陽先生到向海見到局長趙俊時,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回到北京后,寫了一篇《鳥類存知己》。情之深,意之切,再現了向海一位樸實、充滿愛心的好領導。副局長包軍多次在單位職工面前表揚我,弄得我多次“下不來臺”,但心里還是美滋滋的。在兩位局長的帶動下,關注濕地中國,關注濕地發展動態,成了我局經常談論的話題。
感動四:向海志愿者們的熱情。向海保護區迄今發展志愿者50名。并且勁頭十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看濕地中國發布信息統計通報第十三期個人排行榜,當初我發展的志愿者,已有3人(草原狼、萬平、老班長)超過我了,草原狼作為特邀代表,成就“溱湖之行”。還有一名(苦寒)居然成了發展顧問。欣喜的同時,也平添了幾份壓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我大有將被人“拍在沙灘上”的危險。
雖然向海名不見經傳,但作為一名濕地工作者,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