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聽人說
茶館品茗感到悠閑自在,與情人在此感受婚外生活,那更是覺得別有洞天。沒有多少話,只感到帶有體溫的液體從她的臉上滴到了我的脖子里,時而幾聲低語,我的心里就象西南五省旱的人都沒有水吃時的一場透雨,舒服,那種清澈到底爽到頂的感覺,心里什么都沒有,就有溫暖和甜言蜜語。忽然,不遠處的一個格子里飄來了不能不聽的話語,似訴似泣……。
“天資與勤奮都不具備條件的很多人,都非常崇拜專家的靈慧和超前的思維,認為專家們吸收提純了前人的生存文化,理所當然地可以引領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理念和文明步伐,所以也很看好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為這些人類的精華分配的讓一般人都非常羨慕的納稅人提供的待遇,好讓那些專家更多更好更情愿地為納稅人的美好明天付出他們的智慧和技能。
由于智慧和謀生渠道的區別,很少能與專家們同處一樣的生活環境,更不要說聆聽他們關于人生與經濟發展的高談闊論啦,湊巧,最近領導和專家們有更重要的活動要參與,就把一個環評會的差事交給我,讓我參與一下,我很高興,此生有此事輪到我,真的足矣。殊不知,此一行,卻讓覺得不過如此,甚而至于還有點淚撒相思地感觸。
那是一個路橋通過自然保護區的項目論證,目的是要對路橋建設與運行期間,有可能對該區域的聲、光、水、磁、震動等因子引起的環境變化進行預測,并在預測的基礎上這種變化有可能對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文物保護和人身體近遠期健康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做出正確的評估,并做出合理化的回避和控制措施,使影響降到最低。
環境評價影響報告書是由國家認證許可的資質單位派出資深專家在對項目區社會、生態、人文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做出的,為了慎重期間,再由環評主管部門組織行業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對其進行再審查,直至沒有疑義。
本次會議上我隨著專家和組織人員一同對線路的敏感點進行了走馬觀花,然后坐在會議室對該報告書進行討論。有很多專業對于我來說就象是聽天數,心中沒有一點想法。在討論生態問題時,我倒是聽讀了一部分:
第一句話:“該區域無鳥類繁殖場所。”我很激動,懷疑調查的完整性,我在這個區域生活了幾十年,見過很多鳥類繁殖場所,僻如說,鳥窩,經常見的,也在此區域見到過不少的鳥雛,不對,最后建議此話應該改為:此區域無候鳥繁殖場所。此話很可能是筆誤,或者是把“候”字打掉了,結果形成了一個常識性錯誤。
第二句話是關于野大豆的問題,報告書說是對項目區內少量的野大豆進行移植,等工程完工后再回遷。專家提議,我們看到的都是莊稼地,沒有見到野大豆,這句話可以不提。聽后感到異常震驚,數小時的走馬觀花式現場踏查,就可以如此決斷,真是不可思議。我不是專家,是一般的基層工作人員,野大豆究竟對人有多大作用我不知道,保護這些野大豆能為今后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能起到多大作用,我也說不清,保護這些野大豆需要多少費用我也說不清,但我知道,就在觀摩現場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有野大豆,雖然不是十分驚人連片都是,三五平米,十幾平米的野大豆還是很容易見到的。我心里很急,由于之前不知輕重地說話,觀點和專家頂了牛,能看出專家說話幾乎把地方都占完了,也沒有人同情一個一名不聞的小輩,所以這回不敢造次了。會場上沒有人接話。
第三個我想說的問題,路橋對生態敏感區域的切割,因為人為設置了障礙,對鳥類的遷飛、棲息、覓食造成了影響,我的看法是對活動范圍有影響,但對種群數量增減影響不是很大,只要兩側適宜生存區域生物多樣性不受大的影響,或人工干預使其更加優化,更利于多種生物棲息,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鳥類還是會認可存在現實的。但必須對此種影響進行補償,保證適應期內在人工輔助下鳥類生存不致于受到影響種群數量減少的威脅。不知為什么,專家卻斷章取義說路橋通過這個敏感區對鳥類遷徒沒有影響,我覺得很不是滋味,為啥會是這樣呢?我不想再說了,這個項目的環評是專家說了算,不知道讓我們來干什么?以前的環評都是這樣嗎?被人們崇拜的專家如此這般對待公眾日益受到關注的生態保護,吃納稅人的飯心安理得嗎?我實在是想流淚。
第四點讓我不好接受的是聲屏障問題,說鳥類對突然而至的燥音沒有感知那是在說瞎話,相對來說自然保護區的鳥類是沒有人類的抗干擾能力強的,說鳥類在車流量很大燥音超過70分貝的路橋邊棲息生存也不鮮見,但那些地方不可能就是它們適宜的棲息地,燥音對它們的生理健康有沒有影響,影響到了什么程度,怎樣消除這些影響,沒有心理和健康醫生為它們診斷治療。我們的專家是如何在討論回避和控制措施呢? 國家頒布的燥音控制標準是針對人而言的,對鳥類的沒有,這樣參考合適嗎?能不能將此項參考去掉?既然我們看到了鳥類已經在超過人類適應燥音的范圍內棲息,那么,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該項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所產生的燥音,對以往棲息在這里的珍稀鳥類就沒有影響呢?上聲屏障沒有依據,有沒有先例,對鳥類的棲息有沒有幫助?意思就是說,聲屏障問題可以不討論。電磁學專家、植物不專家、地表水處理專家都異口同聲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好象沒有聽到鳥類行為專家和棲息地保護專家的話,是不是沒有這方面的專家,還是沒有請到?對于路橋要通過以鳥類和棲息地保護為重點的保護區的項目環評,沒有這方面的專家意見,這樣的環評不知意義有多大?
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就是不讓人類再以其它理由去破壞。為啥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就是該區域的自然生物多樣性的功能與作用,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健康生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環評就是要找到一個適合的切入點,使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實現雙贏。
第五點就是慎用納稅人錢的問題。納稅人的錢來的不易,做任何事都必須慎重。環評就是給用納稅人的錢一個合理的解釋。建設聲屏障和進行生態補償,都是為了緩解我們因經濟發展給珍稀物種的生存環境帶來的影響,為了人工干預豐富鄰近棲息地的生物多樣性,使該區域的生物群落處于和工程建設運營前差別不大的壯態。雖然增加了投資,但從長遠來說是劃得來的,是對得起納稅人的。
如果說舟曲特大泥石流災難、西南諸省罕見的旱情、全國各地頻發的暴風驟雨帶來的災害和生物多樣性功能有關的話,那我們做這些環境保護投資就是劃算的。
不能絕對的說一只鳥的死去、一種鳥、一種植物的滅絕、一片濕地的消失,就是某種災難來臨的原因,但也不能絕對的說,由少到多的生物群落縮小或滅絕、棲息地適宜性降低或萎縮和區域性原有生態功能的消失與自然災害光臨的頻度無關。
專家是我們國家未來的領路人,政府和人民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專家身上的,應把所學所想所研究的課題服務于政府的發展決策,不能人云亦云或不知亂云,如果對自己在環評會上的言行不負責任,把靈魂與人格賣于利益,就會禍國殃民。
一個項目的準確論證環評,必須由行業技術權威的意見,如果敏感區域環評意見缺失或由其它專業的專家代做,項目勢必會畸形發展,甚至會走向項目初衷的反面。
項目環評結束了,專家給的意見是基本可信,可行。
有句話,我體會特別深,有錢能使鬼推磨,不知這話還能適應多少年,也許它會是人類社會始終的左右銘。
淚,現在可以撒到相思地,再過些年呢?不是不能撒,還能找到相思地嗎?”
不敢再聽了,太晚了,再晚就會受氣的,走嘍,明天該咋地還咋地吧,大事不是咱考慮的。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