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8日上午,由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和四川省林業廳聯合主辦的“2009濕地使者行動啟動儀式”在成都市浣花溪公園隆重舉行。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處長鄧侃,世界自然基金會項目實施總監朱春全、副總監凌林,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劉書貴、副巡視員張紹榮,資助方可口可樂(中國)公司代表等出席了啟動儀式并致辭。國內14個省(市、區)32所高校的濕地使者代表,與部分公園游客等一起參加了這次活動,10多家省內及駐川媒體記者進行了現場采訪報道。四川省濕地保護中心、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負責承辦此次活動。
“濕地使者行動”是為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而開展的一項大型公益宣傳活動,旨在發動和組織全國高校的大學生環保社團和環保愛好者,利用其節假日和課余時間開展濕地保護和宣傳工作。2001-2010年期間,“濕地使者活動”每年舉行一次,迄今已成功舉行了八次。今年,濕地使者行動是九年來首次在長江上游地區開展,行動總主題為“從上游到下游,濕地連著你和我”。今年的活動范圍涉及青海省三江源保護區、云南省納帕海自然保護區、四川省火溪河自然保護區、湖南省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保護區、福建省九龍口紅樹林保護區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個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活動內容包括協助保護區開展基礎調研和材料收集,編輯科普材料,水鳥觀測、清理濕地垃圾等。預計約有44支隊伍在全國開展活動。
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劉書貴在致辭中介紹了我省濕地資源及濕地保護工作開展情況。他指出,四川省濕地資源豐富,現有濕地面積421萬公頃,占全省幅員面積的8.7%,我省歷來重視濕地資源保護,從1978年建立第一個濕地自然保護區以來,現共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49個,占全國濕地保護區的8.9%,保護區面積313萬公頃。目前,我省有國際重要濕地1處,國家重要濕地3處,省級濕地公園2處,這些濕地大多位于省內生態地位重要或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在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次我省有幸成為上游地區第一個舉辦活動的省份,不但為長江上游濕地保護宣傳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更為四川全省開展濕地保護再一次吹響宣戰的號角。目前我們正在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探索建立嘉陵江流域關鍵濕地保護網絡,而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四川大學等高校的濕地使者隊伍會后即將奔赴嘉陵江流域,展開調研和宣傳,將會更好地推動我省濕地保護網絡的建立和發展。
啟動儀式結束后,濕地使者們將參加為期三天的培訓。隨后這些隊伍就將奔赴各個項目點開展活動。按歷年的慣例,最后這44支隊伍將于12月10日前提交活動總結,主辦方將對各學生社團的活動成果進行評選,確定并公布獲獎社團。2010年2月2日,主辦方在世界濕地日紀念會上為獲獎社團頒獎將標志著本次活動的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