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委、市政府圍繞“以生態建設引領城市發展”的路子,通過調整城市規劃,將北郊濕地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建設了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張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濱河新區,使城區面積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20平方公里,達到46平方公里。新城區依黑河而建,突出生態特色,形成城市水脈,以水帶動建設,以景促進開發,培育城市水文化,增加城市靈氣和生氣,建成集旅游購物、商務會展、教育科研、生態居住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新區,彰顯張掖“濕地之城”、“戈壁水鄉”的獨特魅力。
張掖濕地保護精彩開篇,發展遠景令人鼓舞。為了使濕地保護更好地為城市發展添彩、濕地保護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市濕地管理局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堅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條路子,推動三大戰略,實現科學發展”的戰略部署和“生態安全屏障、立體交通樞紐、通道經濟”的基本定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精心編制“十二五”規劃,謀劃張掖濕地保護的遠、近期發展目標。重點突出七項目標: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按照國家有關濕地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濕地自然保護區與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制度、明確職能定位,完善管理機構。
二是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以“甘肅張掖黑河流域濕地保護與恢復治理項目”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天然濕地的搶救性保護,遏制濕地消失和退化的趨勢,使濕地污染、圍墾造田、亂墾亂牧、圍湖建設等現象得以控制。
三是完善濕地生態監測體系。建立國家級濕地生態定位站,開展濕地植被、土壤、氣象、水文、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監測工作,掌握全市濕地資源消長變化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分布與變化趨勢,建立濕地資源信息系統,為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學基礎。
四是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依托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了解濕地、認識濕地、關心濕地的濃厚輿論氛圍,構建社會參與、社區共管的管理模式。
五是開展科研工作。著眼于現實運用和濕地學科的前沿研究,積極與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國際性濕地組織、基金組織開展合作與學術交流,使張掖濕地成為內陸河流域及西部高原濕地的示范性科研教育基地。
六是發展濕地經濟。借鑒外地濕地綜合開發利用中的經濟模式,在加強保護的同時,選擇適宜的種植、養殖項目,通過開展應用性研究、樣區實驗和科技推廣,發展濕地經濟,增加濕地周邊社區群眾收入,化解濕地區域內農耕地與濕地保護用水的矛盾。
七是積極爭取項目支持。緊抓國家政策導向的機遇,廣開視野謀劃項目,從林業、環保、水利、旅游、能源等渠道爭取生態方面的項目,為張掖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八是科學編制發展規劃。成立濕地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全市濕地保護與利用進行科學規劃,在規劃指導下開展濕地保護工程。 (市濕地管理局)
聯系人:寇克英 電話:13014125134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