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和中國青年報社共同舉辦“走進國際重要濕地--'2002濕地使者行動”活動歷時4個月,全國共有57個高校的環保社團遞交了56份活動競標方案
主辦:WWF、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中國青年報社
活動范圍:全國的21個國際重要濕地
57個隊伍競標,10個隊伍中標,17個隊伍活動(7個自籌資金)
來自全國19所高校的17支濕地使者隊伍都將在近日內奔赴全國15個國際重要濕地地區開展活動,如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濕地小組將赴東洞庭湖結合濕地立法開展行動,廣東湛江和廣西山口紅樹林保護區這兩個新增的國重要濕地則將迎來華南農業大學海上綠洲環保科技小組和廣西中醫學院綠螢環保協會的濕地使者。
“走進國際重要濕地--'2002濕地使者行動”活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和中國青年報社共同舉辦。來自全國各地57個高校的環保社團遞交了56份活動競標方案,通過網上競標產生了10支隊伍,獲得了WWF資助的5000元活動經費,另外有7支隊伍自籌資金開展活動。
濕地是地球上最迷人的自然景觀之一,也是價值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是全人類共同的環境財富。然而,由于人類圍墾等不合理利用行為,濕地大面積消失,已嚴重影響到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目前有21塊濕地列入國際《濕地公約》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國際重要濕地。 "濕地使者"于7月上旬接受網上短期培訓,在暑假期間將來到國際重要濕地地區進行社會調查,并將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理念、知識和技術帶給當地的社區群眾和基層政府等,促進社區共同參與國際重要濕地的保護與管理。
每支使者隊伍將冒著酷暑在國際重要濕地地區工作20天以上,這也將是今年夏天最富特色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環保組織,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開展項目,擁有500萬支持者。WWF中國項目支持中國政府制定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其長江項目在長江中游開展濕地恢復與保護工作,希望在25年內逐步恢復長江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