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據安徽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公報數據顯示,宿松縣濕地面積達71059.19公頃,占全省濕地面積104.18萬公頃的6.82%,居全國第二、全省第一。其中,華陽河湖群濕地包含三湖(黃湖、大官湖、龍感湖)兩河(二郎河、涼亭河)流域,總面積為50496公頃。一直以來,宿松縣人大常委會十分關注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積極督促縣政府及其主管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對濕地生態進行保護,力促投資近5億元的華陽河湖群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實施,“守護”湖群濕地,讓“宿松之腎”更強健。
“最美”需要呵護
水是宿松之根,江河湖泊是宿松之魂。華陽河湖群濕地良好的生態、豐富的物種是大自然賦予宿松人民“最美”的風景和寶貴財富。濕地西起宿松縣界,與湖北省黃梅縣的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接;東至螺螄咀,與安慶沿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相連;南起華陽河農場程營開荒隊三岔港渡口,與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僅一江之隔;北至雙墩嶺。華陽河湖群濕地湖泊生態系統以草型生態系統為主,植物物種多樣性豐富,植被覆蓋曾經達80%以上。豐富的植被孕育了105種浮游動物,71種底棲動物,310種脊椎動物(占安徽省脊椎動物種數的48%)。其中魚類89種,分別占長江中下游湖泊和安徽省魚類種數的45%和70%, 有12種長江水系特有魚類和42種江湖洄游性魚類。華陽河湖群濕地也是鳥類的天堂,共有鳥類156種,其中水鳥82種,分別占我國和安徽省水鳥種數的30%、74%,鳥類的總數超過15萬只。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0種,14種鳥類列入IUCN極危、瀕危、近危、易危受威脅等級。華陽河湖群濕地還是白鶴、東方白鸛等重要物種遷徙停歇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保護和恢復湖群濕地生態系統及其功能,有效發揮濕地效益,保護濕地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對湖群濕地進行保護迫在眉睫。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新設立“宿松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關于同意安慶沿江水禽自然保護區范圍調整和更名的批復》(皖政秘[2013]231號)),保護區集濕地保護、科研、宣教、可持續利用為一體。
“守護”刻不容緩
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往往要付出代價。進入本世紀以來,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多數湖泊被承包直接利用,而對承包的管理不科學導致生態系統遭到很大的破壞。兩年前,宿松縣人大常委會對全縣的濕地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后指出,宿松縣湖泊型濕地生態環境被破碎化,湖泊養殖種類與密度不合理。具體表現為,部分水域植物種類趨向于單一化,有的湖泊底部已呈現“荒漠化”;湖泊局部水域富營養化嚴重,湖底腐殖質過多使濕地食物鏈受到破壞,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湖泊相繼建閘以及水產養殖業發展等行為,使江、湖水體連通性變差。等等這些現象,為宿松人民敲響了警鐘,時刻提醒我們曾經的“最美”將會成為歷史,“守護”刻不容緩!
發展是硬道理,僅靠設立保護區力度顯然不夠。華陽河湖群三湖兩河流域濕地,涉及19個鄉鎮、184個行政村,168887戶農戶。湖群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與宿松縣84萬人口息息相關。由于受到縣級財力不足的制約,湖群濕地內交通道路、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滯后,尤其是交通道路等級較低,不成網,生活配套設施欠缺,總體硬件環境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濕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已經導致了濕地的嚴重萎縮和生態退化,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并直接威脅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生態安全。為改善宿松縣湖區濕地生態環境、保護長江中下游生態安全,促進流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宿松縣人大常委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建議縣政府在較短時間內,集中有限的財力和物力,在一些重要地區搶救性實施保護和恢復工程,盡快改變局部生態環境,緩解由于濕地的退化導致的生態問題,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能力。
5億元“健康”濕地生態
宿松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實際,廣泛聽取社情民意,邀請國內外專家充分調研論證,編制了《華陽河湖群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并向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進行申報。該項目于當年列入2013年外國政府貸款備選項目規劃第二批計劃(發改外資〔2013〕1602號),2014年4月通過專家組對項目的論證、評審,2014年6月通過環評,2015年9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安徽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復。期間,沙特基金會專家達力蘭、科瓦特于2015年3月和8月,對該項目進行實地考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對項目的完善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項目擬建華陽河湖群三湖(黃湖、大官湖、龍感湖)兩河(二郎河、涼亭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湖群周邊污染綜合防治工程、產業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社區共建及能力建設等。項目建設工期為5年,工程總投資為49417.69萬元,資源來源為申請沙特政府貸款3000萬美元,其余建設資金由單位自籌。目前,縣政府及其主管部門正在抓緊進行項目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楊友來 地址:宿松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聯系電話:1805563500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