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海報上繪制出“綠地圖”
“南湖綠地圖”長約1.2米,寬約0.8米。“濕地使者行動小組”組長方容介紹,地圖由隊友們手工繪制完成,所用紙張全部是廢舊海報。在繪制地圖前,隊員們對南湖進行了實地考察,以掌握南湖沿岸綠色植物的主要位置。
在這張手繪的地圖上,還標明了南湖沿岸各公共自行車和公交車的站點。“乘公交和騎自行車有助于減少污染,這些標注是對‘綠色’出行方式的倡導。”方容說,“除了大幅‘綠地圖’外,我們還制作了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小型‘綠地圖’,免費發放給南湖周邊的居民。”
3個月制作出紀錄片《群落》
去年11月14日,一部由大學生獨立創作的紀錄片《群落》在中南民族大學公映。
紀錄片再現了10位大學生在南湖周邊地區為期一個多月的暑期調研活動。創作者劉卓同學暑假期間與“濕地使者行動小組”的隊員們,一起進社區、訪居民,拍攝了多達600余分鐘的素材,并用時近三個月完成了紀錄片。
紀錄片中,南湖周邊居民和附近的污水處理廠員工向隊員們描述了近年來南湖的環境變化情況:“以前的南湖很漂亮”、“水污染蠻嚴重”、“加強環保很重要”……劉卓表示,希望通過紀錄片展現不同人對南湖周邊環境的看法,讓大家發現南湖原本可以很美,讓每個人都有環保意識。
辛勤努力捧回全國大獎
談及得獎原因,方容表示,充滿創意和深意的“南湖綠地圖”是吸引評委的一大亮點。此外,他們還對南湖周邊居民進行了入戶訪談,現場普及環保知識并發放了小型“綠地圖”。活動收到了實效,“在環湖的社區中,不只是成年人,許多小朋友也聚攏到了宣傳板前,參加互動小游戲、聽志愿者講解環保知識。”志愿者邱陽說。
據了解,“濕地使者行動”是一項全國性的大型公益活動,始于2001年。9年來,活動共吸引了全國24個省市90多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參與。去年,該活動由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與管理中心、水利部水資源司、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聯合主辦。來自全國18個省的64支高校社團隊伍報名參加了“濕地使者行動”,經過評選,全國共有15支隊伍獲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