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本終生在讀的百科全書2
媒體:原創 作者:袁朝暉
專業號:陜西濕地
2009/7/24 16:57:47
調查組按照分工,個人背著個人的調查工具,工具有羅盤、文件夾、砍刀、斧頭、鐵牌、釘子、測繩、圍尺等,說起來東西不多,實際上東西不少,因為個人要帶自己的干糧,水,還有雨具,關鍵是還有一個水泥樁,就是這一個水泥樁,就需要幾個人輪換著背,俗語說:“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山路幾十里,一瓶水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路遠沒輕重,六月天,本身就熱的人眼冒金星,山上又濕度大,如在蒸籠里一樣,衣服貼在身上,不舒服的厲害,你又不能把它脫了,那樣會把你曬得脫一層皮。
炎熱的夏季,對于植物和蝴蝶來說,最好不過了。充足的陽關和雨水,最適宜于植物的生長,小道幾乎被青草、巴山木竹、各種闊葉樹充滿,走在楊家溝通往大西河的小道上,青天白日,有些地段卻是暗夜,頭頂的竹子、樹木完全把太陽遮住了;有些地段,形成了葡萄架似的長廊;有些地段,各種天然更新起來的小樹、灌木、竹子、雜草,已經把小道占滿了。自然的力量加上時間的功勞,一個經過采伐的地區,二十多年后,在外行看來,已經沒有歷史的痕跡了。站在高處看,密密麻麻的油松林、櫟類林、雜木林,沒有一點空地。看到這些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森林,我經常設想,如果讓山里人退出這片地區,讓植物自生自長;讓獸類在此盡情繁殖、無所畏懼地游蕩;讓鳥兒放開歌喉,唱響山林;讓魚兒一年年地長大,所有河道都像以前一樣,幾十斤的娃娃魚滿河道里亂爬,幾斤重的鰱魚成群在潭里遨游,鷹擊長空,魚翔河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人類是否也會更自由?只是利用自然的生長力就可以勝過自己巨大的投資卻也難以取得的回報。
楊家溝的蝴蝶是一大看點。每年春季的四月份,一些粉蝶,像黃粉蝶、白粉蝶就出現了,鳳蝶有一些,但數量較少,主要是金鳳蝶和柑橘鳳蝶,這給剛發芽的樹木、青草增添了一些靈動的氣息。現在,已經是六月下旬了,蝴蝶數量急劇增加,它們從各個溝道中穿越了無數的障礙,樹枝、樹葉、竹林、蒿草,來到小道上,這很像山里農民趕集,不過,它們不是來買東西的,它們是來約會的、談情說愛的。在林內,稠密的枝葉遮擋,不利于蝴蝶的活動,蝴蝶是很愛惜它的翅膀的,只是她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也是它的能源所在。蝴蝶的翅膀像一個太陽板,吸收太陽能,供給身體需要。所以,眾多的蝴蝶,主要是蛺蝶,少量的灰蝶、弄蝶集中在小道上,時而翩翩起舞、時而交頭接耳,默默私語、吸收陽光,蝴蝶蛹化為成蟲后,生命是恨短暫的,大約只有半月的時間,蝴蝶要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完成談情說愛、交配、繁殖,這時的蝴蝶是異常忙碌和幸福的,因為它經歷了幾次生命的升華才有了這一段光明的生活。卵成為幼蟲,這就如唐僧取經般困難;幼蟲結繭為蛹,也是需要看老天、鳥類的照顧,不是那么容易的;蛹化為蝶,這可是三生修來的因緣,蝴蝶來到這個小道上,你說它能不載歌載舞么,不過,它的歌是舞蹈語言,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只有熱愛自然的人才能略知一二。
我和隊員們一起走在這條小道上,汗水浸濕了我的迷彩服,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蝴蝶,想了一些蝴蝶的事,感覺還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