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溪,能有多少水滴,尋尋覓覓,派生了多少傳奇。匯聚了無數溪流,越過了多少阻力,那是浪花,還是歡笑;從森林里走來,在懸崖上躍下;時而化為瀑布,時而成為涓涓細流;九曲十八回,乘風破霧,耀光溢彩。匯合了嘉陵江的智慧,氣勢一下大了起來;有了無窮的能量,加上崇山峻嶺的映襯,頓時生動起來,一條美麗的大江,滾滾而來。
一條美麗智慧的大河,又有著山的鎮定與執著,在漢中盆地上,變得異常廣闊。春天:演化為黃色的油菜花海、引得蝶舞蜂忙,幻化為白色的茶花、橘花與梨花,滿盆生香,花香襲人,春風醉人,特別是那桃花、櫻花,孕育了多少漢中佳人;夏天:滿池的荷花,金黃色的稻浪,加上青山綠水的陪襯,是喜悅,是如詩如畫的天國;秋天:一個巨盆,盛滿了各種果實,農人喜悅的笑臉和果實一樣美;冬天:漢中始終籠罩在薄霧里,像一個帶著面紗的少女,有著幾分神秘,像剛睡醒的樣子,充滿著誘惑。
城固有橘花、洋縣有梨花、西鄉有櫻花、鎮巴有茶花,還有漢中的油菜花,紫陽、鎮坪、南鄭、略陽、寧強各有各的魅力,漢中,確實是一個花的海洋。生長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感到非常驕傲。
漢江水面寬闊,水流平緩,水草眾多;漢江兩岸,十多年來,植樹造林,兩岸水杉樹、楊樹林已成為和漢水一樣的風景帶,兩岸多種多樣的農業生態系統,為濕地鳥類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朱鹮、蒼鷺、白鷺這些漢江的精靈,時飛時起,更加顯示出漢江的靈氣。
漢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她養育著幾百萬漢中人民,孕育了漢中文明和中國文化,兩個字漢、中,高度概括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基因,正如余秋雨先生總結的漢族、漢語、漢字、漢人,中庸之道。漢中人民面對漢水,背靠青山,居“仁”懷“智”,既有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蔡倫封地和帶領人民造紙的遺跡;又有開拓絲綢之路,并從西域諸國引進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的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張騫。三國諸葛亮時期的古戰場、棧道、漢魏十三品,更是家喻戶曉。漢江這條母親河,在新時代,依舊保持著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