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濕地使者行動”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模式。根據濕地保護的現狀與問題,每年的“濕地使者行動”都提出具有新意的主題。各社團根據每年的主題,制定自己的活動方案,通過互聯網提交和進行答辯,決出優勝隊伍。優勝隊伍的隊員接受專家培訓后,利用假期到濕地地區按方案進行實地調研和宣傳活動。實地活動需要有長期和細致的準備、明確的目的和計劃,活動中主辦單位還派專家到現場進行監督和評估。各社團在結束野外的實地活動返回高校后,還要繼續開展宣傳活動,把濕地活動的各種調研信息帶給身邊的老師、同學和所在城市的市民。全部活動結束后,各社團提交詳細的總結報告,并根據各隊活動情況由主辦單位進行評獎。主辦單位鼓勵各個使者隊伍積極與媒體聯系,利用媒體的力量將各自隊伍的活動向社會宣傳,喚起政府、商業機構、媒體、社會對濕地的重視。主辦單位也鼓勵各社團積極與有關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以取得他們的支持。
自2001年以來,“濕地使者活動”每年舉行一次,累計參與競標的大學生社團有226個,有131個大學生環保社團、1500多名師生成為濕地使者直接參與到該活動中來,其足跡踏遍中國黑龍江、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的20個省、市、自治區和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緬甸5國境內的湄公河流域,直接將濕地保護、恢復與可持續利用知識傳遞給數百萬濕地地區的基層干部與群眾。5年來,濕地使者們提交了大量富有價值的實地考察報告、問卷調查、心得筆記,吸引了全國各地上百家國家、省、市級媒體的共同關注,并分別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或專題報道。
濕地使者行動具有高度的公益性、知識性,為充滿理想的青年人提供了極有意義的鍛煉和實踐機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社團加入到行動中來。濕地使者行動促進了大學環保社團建設,并不斷地在學生中激起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熱情;使一大批學生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向全國不少濕地地區的人們宣傳了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科學知識,也提出了眾多合理的建議,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環保社團、部門、組織和機構能夠參與到這項行動中來,為推動中國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宣傳工作獻計獻策。
2010年的濕地使者行動主題為“綠地圖詮釋濕地之美”,將推動大學生濕地使者隊伍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和城市周邊濕地開展綠地圖的制作工作,旨在通過綠地圖這一形象化的手段,闡釋濕地之美和濕地功能。同時,濕地使者將通過綠地圖幫助居民從生態的角度了解濕地環境以及濕地周邊的社會;以綠地圖為媒介向更多公眾闡敘人與濕地的關系、宣傳濕地保護的重要性、傳遞自然之美。
主辦單位: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水利部水資源司、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及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RAMSAR)
2009濕地使者行動鼓勵大學生社團與濕地類型保護區或濕地公園結成對子,或者在城市周邊濕地開展工作。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濕地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濕地能發揮怎樣的作用?了解其中關聯,推廣科學應對策略,濕地使者在行動。
2007:飲水當思源,呵護水源地
明天我們還有沒有清潔的飲用水?目前有多少水源地面臨污染、過度開發等威脅?我們的“生命之源”能不能得到長期和可靠的保護?
2006:維護人類飲水安全 保護魚類生命家園
主辦:國家林業局、水利部、農業部漁業局、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
合作伙伴: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長江論壇秘書處、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UNDP/GEF中國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江蘇衛視國際頻道
2005:還長江生命之網
主辦:WWF、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頻道、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2004:生命之河:從高山到大海
主辦:WWF、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湄公河委員會、達能依云集團
2003年:追尋通江湖泊
主辦:WWF、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人民網、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
2002年:走進國際重要濕地
主辦:WWF、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中國青年報社
2001年:把知識帶回家鄉
主辦:WWF、中國青年報社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