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園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托有關部門承辦的全球性科學技術成就展覽活動,是一項歷史悠久并有較大影響的非交易性博覽會。其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每個參展國家能夠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己,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建設成就,擴大國際間交往,提高該園地位和聲望。所以,世園會被譽為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2011,華夏源脈、千年帝都、絲路起點、秦俑故鄉——中國西安將聚焦世界的目光,這是繼1999年昆明、2006年沈陽之后,世界園藝博覽會第三次來到中國,將在西安浐灞生態區盛大開幕!
1調研背景
1.1背景
自1851年第一屆世園會在英國倫敦舉辦以來,在其后的150多年間,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有一屆世園會舉行,至今累計已舉行了50多屆,影響深遠。許多屆世園會因其獨特的建筑而被人們記住。這些建筑或拔地而起,或開放鋪陳,其恢宏壯觀無不令世人嘆為觀止。它們既是世園會主題的象征,同時又成為世園會物化了的永久紀念。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就是典型的一例。1889年,巴黎為世園會建立了主題塔——埃菲爾鐵塔。日后,埃菲爾鐵塔便成為了法國的永久象征。而我們的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同樣為我們留下了物化的永久紀念——昆明世博園。
100多年來,眾多國家爭辦世園會,其具體原因歸結于五點:其一,主辦國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推向國際市場,發展國際貿易和技術合作;其二,主辦國可以擴大國際交往,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其三,主辦國就此機會開闊眼界,學習各國先進科學技術;其四,主辦世園會將帶動和促進該城城市建設;最后,主辦國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為此,改革開放的中國抓住這個契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成功地舉辦了一次大規模的世界園藝博覽盛會。
2007年9月,在英國布萊頓召開的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第59屆大會一致通過,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中國西安舉辦。這是繼1999年昆明、2006年沈陽、2010年上海之后,在中國城市舉辦的第四次世界園藝盛會。
1.2地理位置
陜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態區
1.3西安世博園概況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位于西安浐灞生態區,園區占地265公頃,集園藝展示、展會活動、文化娛樂、創意PARK、綜合服務于一體,將水域、綠地和花海完美結合,將為世人呈現一屆別具特色的園藝盛會。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屬A2+B1級別的國際性園藝博覽會, 從2011年4月開幕到10月閉幕,會期共183天。應邀參展的城市及機構有100多個,其中國外城市30多個、國內城市40多個、國際園藝行業機構30多個,預計參觀人數將超過1200萬人次。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總面積為26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83.3公頃,總投資20億元,會期184天,將有100多個國內外城市和機構參展,參觀人數1200萬人次。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生態文明為引領,以"天人長安,創意自然"為主題,將營造以植物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構建世界化的園林建筑背景,彰顯西安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韻味,展示人類與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創意,探索人、城市、園林、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發展模式。011年4月至10月,人們將在這里觀賞并體會到由各參展單位所演繹和闡釋的精彩紛呈的多種園藝景觀、厚重樸實的中華歷史文化、尖端先進的生態環??萍己同F代西安的綠色時尚。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是一屆跨越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多元化、綜合性、世界級的博覽盛會!
2調研目的
2.1西安世博會主題與景觀雕塑設計
西安市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題是“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天”即是自然,“人”即是城市,“長安”既是千年古都西安的歷史舊稱,也是國家繁榮與安泰的象征,“天人長安”包含了文化歷史元素、自然元素、創意元素,意味著自然與城市的和諧共生;“創意自然”就是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為人類服務,就是通過舉辦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把“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諧西安”展示于世人面。 圖2-1昆明世博會景觀雕塑圖例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要特點,是把游覽區分為天人長安島、創意自然島、絲綢之路島、花之島、未來島、世園島、冒險島和樂活島,建造7大特色主題展園,即:體現西安歷史文化特色的“人文山水、詩意長安園”;反映陜西生態環境及動植物特色,包括羚牛、大熊貓、金絲猴、朱鹮等秦嶺四寶的“秦嶺園”;反映陜西及西安航天科技和農業科技最新成果的“航天科技園”;體現西安世園會和浐灞生態區地域特色的“柳園”;反映中國古代庭院建筑風格的“天籟庭園”;反映古絲綢之路沿途異域風情的“絲綢之路園”;反映珍稀植物及藥材品種的“藥草園”;同時建造一個零排放、零能耗的烏托邦式生態科技示范建筑,以體現西安世園會綠色、生態、環保的主旨。
而園林雕塑的表現主題是使環境空間美化,以滿足人的心理美感需求。所以園林雕塑有別于紀念性雕塑。它的主要功能,是使作品更富有美感和豐富多彩,賞心悅目,強調裝飾的一面。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園林雕塑大多是以裝飾為題材的抽象或半抽象作品。形式上突出它的工藝性,趣味性,使之在綠地中形成一種點綴。
西安世博園雕塑應利用現有的歷史與自然資源,充分表現了這座歷史文明古城。西安是一座很有自己特色的既傳統又現代的旅游城市。世博園雕塑的題材范圍較廣,舉凡與該城市的地理特征、歷史沿革、 民間傳說、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各行各業的杰出人物等有關聯者皆可創作并建立。
2.2 世博園雕塑景觀與園林規劃的關系
園林規劃是一個主體,世博園雕塑是一個載體,園林規劃起到一個統領世博園雕塑的建設和創作的作用,而雕塑則起到一個美化,襯托與和諧園林規劃的作用。成功的雕塑對于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園林景觀和規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可以透過雕塑和園林規劃看到一座城市的經濟實力與科技含量的綜合實力。一座城市如果能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其關鍵就在于獨特的城市個性和鮮明的地域與人文特征。
所以說2011年西安世博園應該要有符合且凸顯它城市個性的雕塑,它能直觀并通俗地傳達給人們一個重要的歷史,人文的信息,是這個城市多處亮點之一。成功優秀的雕塑放置在世博園中,往往能引起人們對這件雕塑與城市的共鳴,也能更好地進一步拉近人們對這座城市的距離感和親切感。任何一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世博會,其重要的部分就在于這個世博園的獨特而個性的特征是否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而雕塑可以作為一個媒介,往往可以直觀,清晰的對人們作出表達這座城市活力的作用曾經在這座璀璨而輝煌的歷史西安她身是一座文明而古老的故都,能表現的題材也是多樣復雜,精彩內容也是層出不窮。
圖2-1昆明世博會景觀雕塑圖例
3現狀
3.1浐灞生態園區現狀
浐灞生態區位于西安主城區東側 ,包括河、灞河兩河四岸的南北向帶形區域;區塊內有 河、灞河兩條 河流匯入渭河;35 萬畝濕地 ,是西安市具有多功能的獨特自然生態系統 ,是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全 體市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之一。根據西安市灞河生態區的總體規劃 ,確定了浐灞生態區將以其豐富的水資源和綠色資源成為西安的“綠肺”,服務于西安的生態建設 ,營造親水、近水的人文環境。
圖3-1世博園浐灞生態區圖例
4 目前存在的問題
通過前期規劃建設 ,西安世博園區的基本形態已經初具規模 ,配套設施建設正在進行中,生態區的建成將成為城市文化遺產本身歷史特性的延續和弘揚。然而通過現場考察與調研我們發現 ,需要緊跟總體規劃的步伐 , 實現遠景目標還有待于各項文化項目的配套建設 ,尤其是沒有先行雕塑、公共標識等總體視覺系統統籌規劃建設 ,使得過量的大廣場、大草坪、景觀大道、豪華建筑等容易呈現突出功能主題而忘掉文化責任.
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城市公共藝術被關注與重視的程度不夠;二是沒有充分考慮生態空間特殊的人文屬性 ,以及將公益性資源快速轉換為經濟資源 ,實現城市的增值和創造財富的因素。因此 ,筆者認為,除了在重視程度和經濟上加強外 ,更需要從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長遠發展目標出發 ,來研究景觀雕塑。
隨著城市發展的日趨合理性和人性化 ,城市公共藝術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在西安城市規劃發展的建設中,雖然公共藝術設置的形態對環境和文化有所關注 ,但公共藝術形態單一、簡陋、粗俗以及“同質化”已經成為城市文化建設中的整體傾向性問題。現代的公共藝術絕不是獨立形象的簡化 ,當我們來到巴黎、漢堡、紐約、巴塞羅那等城市 ,無不為它那既有傳統文脈又有現代美感的市容所感動 ,城市公共藝術的成功營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城市景觀雕塑是現代城市的“公共藝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雕塑不僅僅是因為它有美的、感性的形象,更深的原因是雕塑同時凝結了兩種文化 ,即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合。優秀的城市景觀雕塑作品,形象地表現城市人文歷史的背景 ,傳承城市的氣息風貌與歷史文化 ,增加城市景觀的厚度 ,使得城市公共空間層次豐富起來 ,以滿足大眾對幸福生活的環境要求。本文試從城市景觀雕塑這種公共藝術的符號進行探索 ,論證世博園灞生態園景觀雕塑形態設置的優化方案。
5 結論與建議
5.1世博園景觀雕塑設置建議
世博園景觀雕塑設計的好壞體現了一個都市的精神面貌,是集中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經濟與科技的綜合能力水平。雕塑是反映城市特征與個性的東西,它也是一座城市品位的高度映襯。
應從大規劃著眼,堅持從小空間、細部深化。適度轉化大尺度空間營造的距離感 ,將功能主題的意義分散至各區域空間的人文環境中,彰顯文化責任。巧妙合理的規劃有機的小空間,在小范圍空間中運用多元化景觀雕塑作品體現關聯性和整體性 ,構筑緊湊式的空間形態及生態循環最大化 ,強化公眾參與的重要性。
通過景區動線的規劃設計 ,將不同的單體建筑、綠地、廣場連接起來 ,雕塑、壁畫、景觀、公共設施穿插其中。高大的樹木烘托一種半公共的內部庭院空間,調節著建筑周邊圍合空間的生態環境和微氣候 ,使獨棟建筑和綠色景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形成一種非常獨特的本土景觀雕塑。所有的建筑、道路、景觀、公共藝術作品都導向中心廣場 ,有一種被包圍起來的神秘感覺 ,特意設計的標志性雕塑作品放進建筑中,為儀式、文化、政治和社會活動創造了必需的空間,它形成了城市聚落的核心。
著力營造西安漢唐文化特色。為了避免“同質化”或“文化趨同性”,積極放大區位資源優勢 ,豐富和活化具有典型識別性、文化性的公共藝術形態 ,將公共藝術的“功能語素”進行轉型與重構 , 向“文化語素”呈現自然過渡 ,從現代文化的角度注重城市文化遺產的未來。
參考文獻
[ 1 ] 俞孔堅 ,李迪華. 城市景觀之路[M ] .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2.
[ 2 ] [德]海德格爾. 人 ,詩意地安居[M ] . 郜元寶 ,譯.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 3 ] [瑞]諾伯格. 舒爾茨. 場所精神———邁向建筑現象學[M ] . 施植民,譯. 臺北: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4 ] [盧]羅伯. 克里爾. 新城市設計理論[M ] .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7.
[ 5 ] [美]凱文. 林奇. 城市意向[M ] . 方益萍 ,何曉軍 ,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