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濕地中,鳥的數量多且分布集中,沙鷗翔集,鶴鳴九皋,平沙落燕,很多濕地被譽為珍禽王國或候鳥“天堂” 。我國的高原濕地、冰川是長江、黃河以及國際河流瀾滄江、恒河、印度河的發源地,也是珍稀野生動物的避難所。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同時伴隨青藏高原隆起和古地理環境的變遷,使這里既保留了古老的物種,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新的種屬,成為現代物種的分化和分布中心。這里野生動物的特點是珍貴稀有、物種豐富、資源儲量可觀。一些耐寒喜涼的生物在與大自然的殘酷斗爭中獲勝并得到繁殖和發展。青藏高原上的濕地鳥類,與其他物種一樣,在地球上與人類共存,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它們是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維持了高原生態系統的平衡,使得人類的生存環境更加穩定,更加幽雅壯美。瀾滄江、怒江水系和雅魯藏布江水系屬高原河流,魚類種數多,以裂腹亞科、鲃亞科等魚類居多,同時也有許多特有種。三江源地區有 70 多種珍稀沼澤動物,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藏羚羊、白唇鹿、水鹿、雪豹、雪雞等 20 多種。橫斷山區共有珍稀沼澤動物 24 種,其中黑頸鶴、白鸛、黑鸛、金雕、玉帶海雕和白唇鹿等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鳶、灰鶴、白臀鹿、水獺等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而且黑頸鶴、白唇鹿、白臀鹿等沼澤動物也是我國高原特有種。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鳥類,被視為神圣的吉祥鳥,且與史詩中的格薩爾王相聯系。黑頸鶴的分布區域狹窄。目前,世界上僅存的黑頸鶴在中國大陸繁衍棲息,大部分分布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和四川北部地區。目前,全世界有黑頸鶴約6000只,我國西藏是最大的越冬地,每年在雅魯藏布江河谷、拉薩河河谷一帶有4000只左右的黑頸鶴越冬。自1992年以來,在云貴高原越冬的黑頸鶴不斷增長,到目前為止,每年冬季到貴州草海自然保護區和云南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黑頸鶴已達1500只以上,成為僅次于青藏高原的全球第二大黑頸鶴越冬地。
白唇鹿是滲入型沼澤濕地動物,生活在海拔為3500~5000m的高山, 到沼澤中進行飲水、覓食或洗浴;喜歡群居生活,群體數量一般為10 ~ 30 只;嗅覺敏銳,十分機警,善于奔馳。食物以禾本科、莎草科、蓼科、薔薇科等多種草本植物和山柳、高山櫟、杜鵑等灌木的嫩枝、葉和樹皮等為主。
白臀鹿也是滲入型沼澤濕地動物,白天隱蔽在草叢或林緣灌叢中,早晨和黃昏開始活動。它們在沼澤中飲水、覓食,有喜歡舔食鹽土與鹽水的習性,多呈小群活動。食物以豆科、禾本科、菊科、蓼科和灌木嫩枝、樹皮等為主。我國高原湖泊濕地眾多,類型多樣,孕育了多種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和魚類,根據所在區域不同,形成了區域特有種,并成為這些物種繁衍生存的特殊場所。云貴高原湖泊濕地 特有種有4種貝類 (螺螄、光肋螺螄、陽宗海螺螄、繪環棱螺) ,1 種蝦類(喻氏沼蝦) ,3 種枝角類(云南高殼溞、尖吻低額溞、翼弧溞) ,11 種撓足類和以鯉屬和白魚屬為主的一些魚類。
蒙新高原湖泊濕地 特有種有 5 種枝角類(長柱尾突溞、新疆平直溞、粗刺大尾溞、鋸瓜彎尾溞、蒙古秀體溞) ,10 種橈足類和以雅羅魚亞科及條鰍亞科為主的一些魚類。
青藏高原湖泊濕地 本湖區有很多新種和特有種,如輪蟲有 3 個新種和新亞種及 93 個特有種,枝角類 3 個新種(戎裝秀體溞、喜馬拉雅低額溞、阿里尖額溞)和 4 個特有種(耳形船卵溞,帕米爾溞,波紋盤腸溞,高原角殼溞)和橈足類 2 個特有種(新月北鏢水溞,西藏指漂水溞) 。
青藏高原由于受人為干擾少,因而許多濕地成為鳥類的天堂。在西藏發現有 20 多個鳥島,面積大小不等,多分布在海拔 4200 ~5000m 的淡水和微咸水湖中,島上鳥類密度為1 ~ 2 只 /m2, 有些小島上鳥類數量超過1萬只,主要有棕頭鷗、魚鷗、斑頭雁等鳥類。青海省的鳥島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批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之一,主要由鳥島及其附近的泉灣沼澤濕地構成,是許多候鳥遷徙轉移的重要驛站。據初步統計,青海湖盆地鳥類超過180 種,其中水鳥 61 種,著名的珍稀物種有黑頸鶴、灰鶴、大天鵝、斑頭雁,棕頭鷗等。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