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明
多,是生物多樣性的基本特征,生態系統類型多,物種多,基因更多到不勝枚舉。由此生物多樣性的功能也多,地球生物圈之所以適宜人類居住,離不開依托于生物多樣性的多種多樣的生態服務,源源不斷地惠益于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科技教育、文化美學、精神意志等眾多方面。我們常說大地是母親,生物多樣性就是大地母親活的靈魂,是我們生存發展最可寶貴的生態基礎、物質保障和靈感來源。
生物多樣性是如此的重要,也就有了各國以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榮。我國疆域遼闊,海陸兼備,氣候溫暖,降水各異,土壤有別,生境極其復雜,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之一。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斷,自古以農立國,及至中醫藥學和文學藝術寶庫等,都和我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密切相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樣離不開生物多樣性這個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國家長期戰略。
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對策,是對復雜生物量結構的最大支持,以獲得最大自我保護。凡適合生存又有空閑生態位的地方,相應種類會爭先恐后前往布局謀求發展,這和人類社會大家都希望有更大生存空間、更多發展機會、更有成就感以及把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是一樣的道理。同時,物種與環境、物種與物種間還有適應、共生、相克、食物鏈等許多復雜關系,一個地方多生態系統、多物種混合分布是常態,除非目的是追求最大生產量的農田、果園、養殖場等,其他自然、半自然區域都絕少有單一物種整齊劃一統領天下的情況。
北京是人口多達數千萬、生產總值數萬億的國際大都市,人工化程度非常高。但在2020~2021年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中,記錄到6283個物種,其中高等植物1804種,脊椎動物371種,昆蟲2580種,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250種,藻類475種,大型真菌803種,尤其在中心城區也記錄到鴛鴦、普通鵟、黃鼬、黑鰭鳈、黑斑側褶蛙等2232個物種。北京大學以保留了自然山水風貌的燕園為主,記錄到高等植物600多種,鳥類230多種,獸類11種,魚類26種,兩棲爬行類11種,蝴蝶27種,蜻蜓26種。今年疫情期間,上海有居民在浦東新區封控小區里探尋野生草本植物,近一個月記錄到商陸、蛇莓、灰條等84種藥草、43種野菜,研究報告公開后,一天內收獲10萬多閱讀量。
這說明,生物多樣性不僅分布在留存不多的以自然生態為特征的區域,國家正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強化保護,在其他更廣大區域包括人類活動密集區及其受影響區域,也都有不少自然分布,它們共同構成我國生物多樣性大家庭。由此盡管自然保護地體系很重要,但沒有體系外大面上的保護性支持,它是難以獨自護佑中國生物多樣性走向遠方的。所以生物多樣性也必須順應其全域性分布進行全域性保護,當然不同區域程度上會有差異。
不過生物多樣性這種不請自來見縫插針式分布慣性,在一些區域并不完全符合人的要求。農業要收獲糧食,清除農田里被稱之為雜草的其他野生植物是必然的,盡管農業內部也有生物多樣性,但相對于整個生命世界其價值追求還是單一性。然而生物多樣性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農田,一年幾次翻耕、除草,消滅的就是不斷生長的雜草,后來發明了威力巨大的除草劑,曾經在一個生產除草劑的農藥廠看到,諾大的廠區居然因為生產除草劑干干凈凈的一根草都沒有了。也不允許野生動物為害莊稼,有護田、驅趕、損害賠償等措施。
城市綠地,人們也傾向于某個區域只生長某一種人工培育的草,以求整齊好看,或者北方地區寒冷的冬季照樣有綠植。可是生物多樣性并不理會人的苦衷,許多野生植物會隨著季節如期出現在綠地,因為是鄉土物種適應性極好,如果人工草長勢不好的話,這些野生植物會很快長起來,開花的開花,結果的結果,又引來麻雀、松鼠、蜜蜂、蝴蝶等野生動物,形成一個個生物多樣性小區。可是綠地管理者有其特定目標和要求,并不歡迎心定目標物種之外其物種的到來,并常常把綠地種植的人工草長不好的原因,歸罪于這些在當地不知繁衍了多少年的植物。于是清除綠地雜草是項經常性工作,園丁們斗酷暑流大汗拔草不止。
如此看來,我們一方面說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方面又在為生物單一性而戰,生物多樣性在爭它的多樣性,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在生物多樣性世界里爭取單一性。自然有自然的堅持,自然的總是正確的、美好的,意味著有些人為生物單一性的爭取、堅持,不一定很合理或有充分必要性,如城市綠地。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生命與活力的象征,城市綠地可以使遠離自然的人們感知自然的美好,增加空間異質性、清新空氣等,改善生存環境。
顯然城市綠地的要義在“綠”,怎么才能綠的自然、綠的有生機呢,自然在于生物多樣性而非單一性,正如我們常說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許多自然生態區域,分布成千上萬的物種,我們仍然在保護,唯恐失去一個物種簡化生態系統使其變得不再那么平衡穩定。那么,城市綠地就不可能大面上都是單一物種,它不可能長很好,許多綠地年年都在重栽或不斷補栽,也沒見好。當然確有單一物種綠地很茂盛的,不過太單一就不夠生動,養護成本也高。還有冬天不退綠的,但干凈的除了自己外什么都沒有,給人陌生感。
人是群居動物,野生生物更是聚集性的,這是復雜個體間和種間關系使然,多樣性生物必然生活在生物多樣性中。有研究者稱,很多樹木移植時如果不把樹上真菌帶上,這棵樹到了新的地方就長不好,因為不少真菌和樹共生。但人為單一性達不到這種境界,有野生種群分布的野生動物,行遷地保護不可能把其復雜生境、共生生物等一起遷走,最終少有成功者。自然荒山荒地人工造林也是變生物多樣性為單一性,許多樹長不好稱小老頭樹。北京綠家園環保組織最近小月河樂水行中,在雙城堡一帶有人說這里原有一片生長繁茂的松樹林,自去年林下改種草坪后就慢慢枯死了,問什么原因。專家現場解釋,是林下自然植被變人工草坪后喪失了生物多樣性的緣故,還有草坪不斷澆水,也改變了松樹的生境等。
自然區域是生物多樣性的天下,每個物種自由發展是一切物種自由發展的條件,人工區域無疑也是生物多樣性優于生物單一性。人在生物多樣性大千世界里爭單一性,有其不得不為之的一面,如農業要多打糧食,否則14億的飯碗就有問題。不過農田土壤生物多樣性喪失盡凈農業也就走到了盡頭,如何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一直在路上,包括發展生態農業,秸稈還田,種地養地,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制定黑土地保護等法律,盡可能多保護。
不同于農業,城市綠地產出的是“綠”,如果生物單一性不那么綠的話,是否可以允許一些公園、小區的部分區域,任憑自然力去營造綠地。以北京為例,有很多觀賞性物種,有人調查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僅鄉土草本地被植物就有44種22科,常見的有點地梅、紫花苜蓿、狗尾草、蒲公英、旋復花、打碗花、灰綠藜等,一片適合生長的土地一個夏天就能草木蔥蘢。相信人們會兼容并蓄接受部分由本地多種野生生物會聚而來的自然綠地,既順應自然使“綠”的內涵更加豐富,也有助于了解當地生物多樣性,還能把園丁們從繁重的人工綠地打理中解放出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