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都有用子女婚姻做交易的現象,許多家庭(家族)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許配給富家豪門,以求飛黃騰達,或者嫁入權貴,以求平步青云,或者聯姻軍政,以求蔭蔽保護。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大熊貓也成了一種交易的象征,不過它們被冠以更加圣神而冠冕堂皇的理由——世界和平!
自建國以來,中國共向前蘇聯、朝鮮、美國、日本等9個國家贈送23只大熊貓,這些大熊貓幾乎全部都是以展示中國熱愛和平、睦鄰友好的大國形象而被免費贈送的,然而這23只大熊貓究竟換來了和平和友好了嗎?答案不言自明。倒是作為中國瀕危物種之一的大熊貓,何德何能,來承載人類之間的戰爭與和平呢?
大熊貓作為中國特有的國寶級瀕危物種,理應受到人類的保護和重視,可是我們應該保護的,是對于物種的生存;應該重視的,是對于瀕危的挽救。而不是利用它的珍貴,來表示泱泱大國的和平向往,充當有中國特色的賀禮。一個依靠特有瀕危動物當做外交手段的民族,我想,她并不能算是一個強大的民族、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一個可以引領世界潮流的民族。
誰知道呢,或許當初楊白勞主動把自己閨女嫁給黃世仁,楊白勞也不至于走上絕路,喜兒也或許成了貴婦。
誠然,世界各大強國都滴溜溜地覬覦著國寶大熊貓。然而中國的贈送大熊貓之路仍然走得有些漫長而崎嶇。公元685年由武則天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只大熊貓;1936年至1945年,中國國民政府向西方國家贈送了14只熊貓。1956年,時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政治壓迫之際,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稀有鳥類飼養場和美國芝加哥動物園都分別先后兩次致信北京動物園,希望“以貨幣或動物交換中國一對大熊貓”。當時的中國外交部以“增進中美人民友好交流”的名義,在北京動物園暫時根本沒有用于交換的大熊貓的情況下,答應了美國的要求,原因是什么呢?希望來幾個美國人,去幾個中國人,以此打破國際關系的藩籬。美國人說了:“你要的和平我不能給,熊貓,我們不要了!”
雖然和美國的熊貓外交策略失敗了,但是,前蘇聯作為我們當時的陣營國家,當然不好意思拒絕人家贈送你國寶熊貓這樣珍貴的禮物了。中國的熊貓外交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短短的26年時間,送出去23只大熊貓。如果熊貓只是珍貴,送就送了罷。然而這可是瀕臨滅絕的物種啊。我想80年代初期的野生大熊貓應該是遠不到1000只,這23只大熊貓的離開,對種群數量和物種繁育應該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82年以后,中國免費贈送其他國家大熊貓的歷史劃上了句號。可是大熊貓“出差”的道路仍然沒有停止,“贈送”一詞已然變成“提供”、“租借”等等。上個月,中國再度傳出將為新加坡提供一對大熊貓用于合作研究的消息,許多媒體公然將此事說成是中國將贈送一對大熊貓給新加坡,我想這并非僅僅是由于媒體措辭的不專業性引起的。
大熊貓不再以贈送的名義出國后,開始在國內發展起來,全國許多省市成為大熊貓的家鄉。然而,在2006年大熊貓即將進入寶島臺灣的時候,臺灣當局再次發難,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拒絕大熊貓入臺,此事引起兩岸人民的憤慨,象征祖國團結統一的“團團”“圓圓”在舉國上下的強烈呼吁下,一改往日黑白相間的本性,帶著濃厚的政治色彩最終入住臺灣。奧運會要大熊貓助陣;澳門回歸紀念,也要大熊貓助陣;上海世博會,也要大熊貓助陣。
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大熊貓作為象征和平、友好、中國特色的使者,它們自己是否愿意擔負起這些神圣的職責和義務呢?作為在四川、甘肅、陜西三省特定區域內土生土長的大熊貓離鄉背井,遠渡重洋,它們想家嗎?會不會在他鄉水土不服呢?試問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們,是家鄉好,還是他鄉好?
讓我們看看那些曾經旅居他鄉的大熊貓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1936年,美國服裝設計師露絲.哈克納斯從四川穆坪捕獲大熊貓幼仔一只,取名“蘇琳”。聰明的露絲以“哈巴狗”名義將“蘇琳”帶出國門,來到紐約?!疤K琳”的新家——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創下了一天參觀人數達4萬多的壯舉。遺憾的是蘇琳只活了一歲多,于1938年4月1日因肺炎致死。這個貌似設計師的露絲手段聰明,詭計多端,于1937年從中國再次買走一只大熊貓“梅梅”,1942年8月3日,梅梅在美國芝加哥動物園逝世。1938年被捕獲的大熊貓“潘多拉”,1941年5月13日死于美國紐約動物園。1939年被捕獲大熊貓“潘潘”,1940年5月5日死于美國紐約動物園。1939年被捕獲的大熊貓“寶貝”,1952年6月24日死于美國紐約動物園。這5只大熊貓相繼死亡,除“寶貝”旅美經歷長達13年外,其余均為超過5年。從1936到1941的六年間,美國從中國總共弄走了9只大熊貓。到1953年9月5日,最后一只旅美大熊貓“美蘭”結束了她流離的一生。
如果說那些非法捕獵的大熊貓遭受驚嚇,又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和富裕的生活環境而含恨離去的話,作為沖破中美冷戰堅冰的“玲玲”和“興興”享受到了最富貴華麗的生活。1983年,玲玲第一次懷孕。為了不影響玲玲生育,美國國家動物園提前一個月關閉大熊貓館,專門安排了90位義務觀察員,用3臺錄像機進行全天24小時監視。然而玲玲產下的幼仔落地不到3小時就離開了人世。幼仔2個多小時的一生,轟動了2億多美國人,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總部第一次下半旗為這只夭折的大熊貓下半旗致哀。
雖然,這可能是一次意外事件,但是大熊貓作為生活在長江上游高山深谷的野生瀕危物種,即使在各國動物園享受著帝王的待遇和無上的榮譽,仍然會非常不適應吧?喜歡徒步遷徙的大熊貓在自己的巢域內緩緩踱步時一定不愿領受豪華專機劃破長空的刺激;素食竹子的習慣一定無法在1.5萬日元的誘惑下改變;30~40公頃的巢域面積和1800平的“住房”相比,后者一定算不上豪宅!那只獨自在樹上望天的大熊貓如果能說話,一定會說:“我們的家在四川,為什么要讓我們游走他鄉?我們不是商品,也不是犧牲品!”
從人的角度考慮,我覺得把這些大熊貓送出去,也不是明智之舉。然而我不是研究動物的專家,不知道這究竟對大熊貓以及物種規律、疫病控制有什么樣的影響。但是我個人認為人類研究大熊貓的目的,不是為了研制出新的熊貓品種或者其他什么物種,而應該是在盡可能避免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利用大熊貓本身的生境,實施對這個瀕危物種的拯救和保護,即使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需要增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也不應該讓熊貓這個當事人全世界的亂跑,不該將大熊貓活體武斷地帶出她們適應了數百萬年的生存環境。這些在別國眼里是至寶的大熊貓們,在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念里,更應該得到尊重和珍惜,更應該得到寧靜而安全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
我也說兩句 |
![]() “濕地中國網”天天有大作!濕地志愿者辛苦了! ![]() 欣賞喜歡擺事實,講道理的文字。謝謝博主! ![]() 頂! ![]() 頂一下。東北虎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