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參加了濕地使者籌委,就一直對濕地使者活動很向往,一直想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參加濕地使者活動對于我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和挑戰。
從7月10日開始伙伴們很快熟悉了起來,第二天就開始為開營儀式做準備了,大家都樂意做一些跑腿的事,比如跑政府、跑媒體,我們組不幸成了“留守組”,在家寫一些領導發言稿、設計開營儀式流程之類的東西,與文字打交道果然很費神,不過出去跑的孩子也吃了不少苦,碰過不少壁,問錯路過,走過彎路,也追過公車,高興過,也失望過,總之風里來雨里去的非常辛苦。不過,后來在揚州的幾天下起了暴雨,嚴重打亂了我們的工作,影響了進度。
其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的工作地方換了又換,好像打游擊戰一樣,不過這樣也極大鍛煉了我們的適應性,使我們在大豐時盡管多次換地方也仍可以很快適應很快投入工作。為了鍛煉我們的身體素質,我們經常做一些基本的早練和晚練,不過真的每一天都是挑戰。有一次我們負重走了倆個多小時,那次拉練實在難以忘記。經過一次又一次挑戰與堅持,我發現人的潛力真的是無窮的,堅持下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1號我們高舉大旗正式向保護區出發,一切好像一個新的開始,一路上我們唱著歌,微笑著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到了保護區我們遇到不少難題,關于怎么住、做飯、洗澡等,但都被大家一一解決了。之后的日子我們一起吃一起住,一路分享點點滴滴的成功和感動。
前幾天我們主要任務為繪制綠地圖做準備工作,先分小組實地考察再將各小組成果匯總,不過,過了幾天大家明顯有些放松了,加上工作進度不一致、前期未進行整體培訓以及缺乏集體討論,以致綠地圖的最終整合總是無法完成。在保護區時,我們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有留名的、沒留名的,陸姐一家、瓜哥、送我們菜的阿姨、開游覽車的大哥···帶著感恩的心上路,我們遇到了很多熱心幫助我們的大豐好人,大豐好人多哇!
我們也曾一起去黃海濕地哈皮的看海,一群人相互扶持著走在坑坑洼洼的泥道上,總感覺一直向前走就會更接近夢想···
到達草廟后,便開始準備環教和消夏晚會,前期的宣傳調研使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拉小朋友來環教不容易,后來一直討論把環教和消夏晚會合并。盡管消夏晚會只有一天準備時間,但大家都格外賣力,一遍遍的彩排著。雖然當晚在十字路口的晚會沒有很多觀眾,但我們仍很哈皮的給許文強許文勝兩小虎過了生日,歡笑中夾雜著些許失望,我們結束了這里的旅程。
轉戰大豐市區后,天變得更熱了,在這里的活動安排基本上是在草廟籌劃好的,一切工作緊促但又不慌不亂,第一天分工準備,第二天到施耐庵公園進行宣傳,第三天舉辦親子游園會。廣場的宣傳不是很成功,我們遇到的大多是來這里晨練的爺爺奶奶,也許我們要提前找準受宣傳人群,準備有針對性的宣傳內容。親子游園會上很多家長帶孩子前來參加,場面非常熱鬧,幸好我們之前做好了充分準備,結果比想象中還成功。有的家長帶孩子來參加我們活動只是為了讓孩子盡早接觸環保,從小做起,有環保的意識。果真環保要從娃娃抓起呀!我感覺還是有一定緊張感,工作起來更有效率~
所有的活動結束后,有幾個隊友因為中暑等原因倒下了,大家都不怕辛苦用心的的照顧著病人,此時我更感覺我們是親親的一家人,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一路上我也曾對我們的活動產生疑問,“我們是來干嘛的?”在草廟調研時,居民基本不知道什么是濕地,但他們很關心村里河流的污染問題,對他們的生活及生命安全影響很大,他們向政府反映卻得不到相應的回應。我們能做什么,僅僅寫一份調查報告嗎?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濕地很重要,請保護濕地,也許只是家鄉的一條河流。也許群眾的保護意識提高了,力量也就大了。
我覺得我們活動的贊助拉晚了,應該在準備開營時或更早甚至籌委剛成立時,抱歉沒拉到什么贊助,讓大家在活動中吃了不少苦,估計大家都瘦了不少,呵呵。
后期轉入壯壯家總結,也沒有開個會大總結,只是我們像回到了家中,好好的休息了幾天。
我相信一個團隊共同朝著同一個夢想努力時就會很有動力!
經過這次活動,收獲的不僅僅是做活動的經驗,更是一大堆同甘共苦的好朋友,也許永遠都無法遇到這樣一堆一起海闊天空吼著歌,一起打醬油、看鬼片,一起喝稀飯搶榨菜的朋友,甚至困的時候,鋪個防潮墊倒在路邊就睡,多年后回想起來,我也曾如此瀟灑過~
那日我們坐在不同的車上向四面八方駛去,回家后幾天還不適應身邊的突然安靜,想著事情說著話不時冒出幾句只有我們懂得的口頭禪。我們17個人相識于偶然,相聚于綠行社,,卻共同度過了一個終身難忘的夏天,心中從此多了一份永恒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