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就如一條桀驁不馴的巨龍,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途經黃土高原,裹泥帶沙,蜿蜒東流來到入海口,受海水的頂托,河水流速減緩,大量泥沙在這里淤積沉淀,年復一年形成了大塊陸地,塑造了共和國最年輕的的土地——富饒遼闊的黃河三角洲和神奇、美麗、迷人的黃河口濕地。
1983年10月,山東省省轄市東營市在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上誕生。自此,黃河三角洲有了自己的中心城市。
在黃河口的新淤地上,分布著兩大片地球暖溫帶地區最遼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主要是現行清水溝流路和原刁口河流路中淤積形成的新濕地,總面積230平方公里。1992年10月,這片新生的土地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美麗富饒的黃河口是世界唯一生長土地的地方。它在日夜不停的生長造陸,平均每年向海延伸2公里左右,年均造陸32.4平方公里。據水文資料統計,1954年至1982年間,共造陸110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造陸38平方公里,海岸線平均外延0.47公里。也就是說,黃河每年為人們生長土地5萬多畝。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黃河水量減少,黃河攜沙填海造陸的速度日漸趨緩。
沒有到過黃河口自然保護區的人,自然體會不到它那新、奇、曠、野的美麗景觀。這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保留著原生帶的特征。早春時節,這里的近18萬畝人工刺槐花盛開,遍地銀花、濃香四溢、蜂飛蝶舞,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養蜂人。暮秋時節,綿延數百里的蘆葦蕩里,飽滿的葦穗有淡紫轉為粉白,蓬蓬松松,花白一片。每當風兒吹起的時候,葦絮隨風悠悠飄飛,形成一副壯觀的“蘆花飛雪”圖。一叢叢、一簇簇檉柳樹茫茫蒼蒼,遍布三角洲的每一個角落。在天然草場上的盡頭是一片片紅似地毯的黃須菜。入秋之前是與天然草場揮為一體的綠色,進入秋天后則由綠變為紫紅,猶如鑲嵌在綠色原野上的紅絲帶、紅寶石,火一樣的燃燒在原野上,為黃河口的凝重、蒼勁添上濃重的色彩。大片的蘆葦濕地成為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據調查,蘆葦蕩中有近1500種動物,其中鳥類就有289種,成千上萬只丹頂鶴、白天鵝、黑鸛、白琶鷺、大、金雕等珍禽鳥類飛翔嬉戲,令人嘆為觀止。
我也說兩句 |
![]() 山東我熱戀的故鄉!--皇城根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