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長江的另外一面,中國首屆濕地文化節在西溪濕地開幕了。雖然,我沒有參加,但是,我知道,那是我的節日,是我們每一個濕地志愿者的節日,相信在濕地中國的每一個人,都在心里默想著文化節上的一點一滴,想著這個文化節能帶給我們什么訊息,帶給濕地什么禮物?
下班回家的我,急切地百度著濕地文化節的新聞。那些剛剛被傳入網絡的文章和圖片,傳達著文化節的消息,傳達著第三屆國際濕地論壇的消息,也傳達著中國濕地博物館開館的消息。看著參會人員在博物館的中國濕地分布示意圖中尋找著家鄉的濕地,我突然感覺到,這個文化節僅僅是在人與自然和諧的浩瀚歷史中,截取的一個片段,是在我們為恢復濕地功能的無私奉獻中,摘得的一棵成果,是在我們濕地保護的悠悠長河中,挹出的一勺水。
想到這里,我不再為沒有親歷濕地文化節而遺憾了。對于我們這些自愿投入到濕地保護工作中的每一個志愿者來說,投身濕地的每一天,都是在過節。回想加入濕地中國的幾個月時間,我真實地感覺到了快樂,感覺到了志愿者們為了濕地默默耕耘的汗水和無私忘我的奉獻。我守望著我身邊的一處濕地,不時把她介紹給每位濕地人,讓更多的目光關注這塊濕地,了解這塊濕地,不僅激發了人們對濕地的興趣,喚醒了人們保護濕地的意識,也客觀地促進了當權者對濕地的保護,這不僅是濕地之福,也是我們自己的福,是子孫萬代的福。看著荒蕪的濕地變得花團錦簇,看著婆娑的蘆葦上下翻飛,看著久違的水鳥重現濕地,你難道不覺得那是一種美,一種幸福嗎?
當那些參加濕地文化節的人們在濕地分布圖上尋找自己家鄉的濕地的時候,我們比他們更接近濕地,接近濕地的每一種文化元素。暮然回首,或者是偶爾沉思,你是否發現,你身邊也有一處濕地?是否靠近過她,欣賞過她,了解過她的每一處美麗?保護濕地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美,欣賞美的過程。而一旦你把這種美拿來分享,就傳遞了一份濕地文化,促進了大家對你身邊濕地的關注與保護,那樣,她就會變得更加美麗。
當你不經意路過這里,看見這篇文章的時候,不妨在留言里把你身邊的濕地介紹給大家,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一一整理,把它做成一本圖冊送給你,這本圖冊將是濕地中國最詳細的地圖,而圖冊的作者,可能是最龐大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一份子,就是你!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