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透徹核桃里的哲學,我想憑我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能憑著我對核桃的認識,來說說這些天吃核桃吃出來的人生哲學。
小時候家里有一棵大核桃樹,參天那么大,每年能結好幾背簍核桃,這對于窮苦的山區來說,不僅有了零食,還能在餓肚子的時候,聊以充饑。臨近核桃快要成熟的時候,我們一下學便回到家中,守候那株巨大的核桃樹,防止被村子里別的孩子偷摘。作為核桃樹的小主人,我偶爾也會央求父親爬上樹去,摘一些剛剛灌油的青核桃來吃。未成熟的核桃,首先被一層厚厚的果皮包著,這果皮含有大量的單寧,一旦沾在手上,雙手便迅速被氧化成黑色,用石片把果皮去盡,便露出還未硬化的種皮,輕易砸開種皮,便能聞到那清新芬芳的核桃香味,嫩白的胚(核桃仁)含在嘴里,油油的,很香甜。
幾乎所有的核桃,都被我們用石頭砸開后取食掉。但是那時候年年吃核桃,也沒見自己因為吃核桃變得聰明起來,不過或許那時候通過核桃中磷脂對腦神經的保健,才使得我在多年后重食核桃時豁然發現了核桃里的一點人生哲學。
核桃的仁,造型極似我們人類的大腦,所以核桃補腦的說法一直被人們認可。但是那的確是個很深邃的東西,留待以后的科學家們去研究吧。我先從吃核桃說起了。
核桃是個好東西,眾所周知。但核桃和別的果品不太一樣,不是你買回家就可以吃的,你需要想辦法把它的仁從堅硬的種皮里取出來。于是你可以順便買一個專門的核桃夾,那樣就能輕易吃到核桃。不過那樣你就不會發現我所發現的“核桃哲學"了。我沒有買核桃夾,便從家里的工具箱找到一把鉗子,我打算用這把鉗子,夾開買回來的所有的核桃。可是由于本人力量有限,竟然發現有些核桃無法打開。找不到其它的工具,我便只能對著那些沒被夾開的核桃傻眼了。第二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又看見那幾個沒被打開的核桃,不知是出于食欲,還是一種征服欲,我拿起幾個核桃細細端詳起來,重新用鉗子把它夾開,橫夾、豎夾、斜夾都沒有夾開,重新拿起來看看,核桃硬硬的種皮上沒有一點裂縫,倒是兩個凸起的疣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用鉗子的手柄卡在兩個疣之間,一使勁,核桃竟然開裂了,又一次品嘗到美味,我突然若有所思:吃核桃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有時候,我們輕易就能撬開那些將理想和現實隔離開來的障礙,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卻在那些障礙面前望而止步,似乎我們真的無法撬開那些障礙了。一旦我們認真去思考,去找尋那些存在這紋理之中的奧妙與規律,我們就能巧妙的掰開障礙,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了。
第三天,我重新從柜子里拿出幾個核桃,尋思著這下我會把他們全部夾開吃掉。可是沒曾想到,有一個核桃最終都沒有被夾開,我重新用上次的方式,希望找到屬于這個核桃特有的破綻,可是每一個看似破綻的地方都無法助我打開種皮,取出里面香甜的種仁。我不停地試著打開它,可是每次都失敗了,直到我兩手癱軟,渾身發熱,那個核桃仍然紋絲不動。我又才想到:有的東西,無論你怎么用心,無論你怎么用力,它都不會隨著你的力量和意志而改變,你永遠無法找到突破口,也或許它根本就沒有出口。
事出于沉思,我盯著這些和我們腦子一般聰明的核桃,腦子里如放電影一般涌現出無數的想法。核桃為了生存,將自己傳宗接代的種子裹得如此嚴實,先是外面苦澀的果皮,能夠讓其在生物鏈中避開那些害怕苦澀味道的動物,然后是里面堅硬的種皮,讓那些從原始社會進化到舊石器時代的人們都無法撬開它們堅硬的外衣而被食用。然而在堅硬的種皮上面,核桃卻有著讓那稚嫩的胚珠就能頂破的裂痕。這不能說是以柔克剛,而只能證明,每一種事物,都會有令它改變的東西存在。這些道理,運用到人身上,也十分適用。人們害怕傷害,便生出許多冷漠和敵視。即使成為朋友,也會將自己的內心深深地隱藏起來,任你如何動之以情,仍然“不開竅”。然而它包裹得如此嚴實的東西,卻能在它找到適生的環境、計劃萌發的時候,輕而易舉的破繭而出。
核桃仁有著類似大腦的結構,這些結構像迷宮一樣復雜。但是這一定不是為了讓人們難以吃掉它——它不敢做如此恐怖的想法——在我看來,它除了要存儲更多的油脂和能量外,還有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儲存基因,生物界一切生物的集體記憶。我們時常說一個人,“腦子里全是豆腐渣!”看來這句話的確不輕,如果腦子真的被“豆腐渣”填滿了,那他還知道自己活著的目的意義嗎,還知道哪個是真實的自我嗎?
在我們的能力固定的情況下,在我們能夠借助的工具和外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面對一切有所欲求的事物時,更多的時間應該用于思考,分析,和頓悟。去發現那些存在事物本身中的規律,然后加以運用。這樣才能得到那些彌足珍貴的東西。
當我們輕易撬開核桃的種皮,取出里面的果實的時候,我們要記住:美味的東西雖然輕易得來,但是在得到這些的過程中被我們撬開的種皮,還是一種傷害我們的威脅。我們只有小心翼翼地取出核仁享用,而千萬不要因為勝利之后的喜悅而掉以輕心。
那些不容易得到的東西,我們要仔細地觀察,觀察它的特點,性情,規律,思考是否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和心思去解開它的神秘面紗?這時候,我們要找到一個方法,或許這個方法是唯一的,但是你如果找到了,你就成功了,否則,你只能望梅止渴。
在核桃面前,我們還要承認,有些東西,本是不屬于我們的。無論你費盡心思,想方設法,它都無法對你開懷一笑。所以,我們更應該學會取舍,在適時的時候,選擇放棄。
我也說兩句 |
![]() 很有哲理,很有啟發。同感,支持。 ![]() 支持了--草原狼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