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鄱陽湖生態文化旅游強縣
都昌縣地處鄱陽湖北岸,擁有鄱陽湖水域面積185萬畝,占鄱陽湖總面積1/3強,有湖岸線180km,占鄱陽湖湖岸線的1/10,鄱陽湖的最寬、最窄、最深以及最險處都在都昌范圍之內。鄱陽湖中41座大、小島嶼,都昌有37座。全縣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傳統的漁家風情,民俗文化沿襲至今;“沉梟陽、浮都昌”等歷史故事,彭蠡開湖等神話傳說,陶侃、江萬里、劉琦等歷史人物典故相傳千年;瓷文化、宗教文化、戲曲文化、農耕文化、候鳥文化、珠貝文化、美食文化、方言文化、圣母文化、生態文化等頗具特色和魅力,充分展示都昌鄱陽湖文化代表性,是贛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親近都昌的山山水水,無論是老爺廟的傳奇神秘、多寶沙山的江南戈壁、鄱陽湖畔的古村落、時尚珠貝城的熠熠生輝,還是鄱陽湖水域的候鳥和江豚群體都令我們為之心醉。這里集神廟、奇沙、名湖、古城、島嶼、珍珠、候鳥等于一體,生態優勢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都昌縣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觀:有被譽為“東方百慕大”的都昌老爺廟水域,有被譽為“江南最大的戈壁灘”的多寶沙山,有被譽為“江南草原”的鄱陽湖冬季濕地;有被譽為“中國第二長城”的越冬白鶴群,素有“白鶴世界”、“珍禽王國”之稱;有被譽為“小臺灣”之稱的周溪棠蔭島,和合朱袍山、蘇山馬鞍島等;沿湖岸線有明·清古建筑:蘇山的鶴舍村、汪墩的石屋村、鳴山的馬澗橋、土塘的鼓樓、汪墩的北廟、多寶的的老爺廟等,可連綴成“百里古跡長廊”;并有紅色傳統教育基地——“都、湖、鄱、彭四縣中心縣委”舊址;有綠色、清靜、幽美的省級森林公園——三尖源森林公園和能陰善晴,可一覽“八百里”鄱陽湖的南山森林公園;有國家級大港、張嶺水庫風景區以及聯合國糧農署援助的2799項目區——鄱陽湖淡水養殖基地;有世界知名的鄱陽湖越冬候鳥、國際重要濕地等多處可圈可點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古色與綠色交相輝映,歷史與生態相得益彰。“全國封山育林先進縣” 、“中國淡水珍珠之鄉”、“中國小天鵝之鄉”樹起了我縣資源與旅游品牌。 多年來,縣委、縣政府在“強工興城抓招商,返鄉創業興城建”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業績,使我縣的經濟躍上了新臺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特別是近幾年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在做美做大縣城、營造宜居宜業環境上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一座山水相依、人文氣息和現代氣息濃厚的湖濱城市正在鄱陽湖北岸崛起。隨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和南昌,九江“雙核”發展戰略實施,為都昌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地處南昌、九江、景德鎮三個中心城市“金三角”的都昌縣,由于工業基礎薄弱、人口眾多、區位和交通等條件的制約,旅游業一直處在養在深山中的大閨秀,沒有一展鳳彩。都昌的發展,離不開工業的快速推進,同時縣城經濟的快速提升,旅游業可以獨樹一幟。伸長旅游產業短腿,做活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為都昌未來的發展增添后勁。在具體措施上,一是要搶抓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和南昌,九江“雙核發展” 這一機遇,爭資爭項,夯實旅游發展基礎;二是從游、玩、娛樂、購物、休閑度假、革在具體措施上,一是要搶抓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和南昌,九江“雙核發展” 這一機遇,爭資爭項,夯實旅游發展基礎;二是從游、玩、娛樂、購物、休閑度假、革命傳統、愛國主義、生態文化教育基地等建設著手,搞好旅游發展規劃;三是鼓勵支持招引能人、名企參與加盟;四是以抓工業的勁頭,抓旅游產業振興。在親水探密探險、沙漠民俗鳳情、歷史典故、紅色教育、綠色休閑、候鳥,濕地觀光等方面,打造出富有鄱陽湖特色的旅游品牌—— “廬山東海”旅游。依托廬山、黃山旅游線,全力搞好對接,將都昌縣的旅游納入其中。以鄱陽湖國際珠貝城、鄱陽湖國際美食城,東湖游樂園,景程實業商務、休閑,磯山休閑漁莊、徐埠、蔡嶺、汪墩果業農莊、周溪棠蔭島水文生態監測站、鄱陽湖候鳥,濕地觀光,大港、張嶺水庫風景區以及聯合國糧農署援助的2799項目區、省級森林公園和古梟陽遺址、多寶老爺廟等為基礎,著力快速推進一批旅游基地,以此帶動都昌旅游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軌道,為都昌未來的縣城經濟發展提升做出更大貢獻。(呂承華)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