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公示方及建設與評價單位:
借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示,我謹對擬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并望盡可能有所參考、采納。也非常感謝你們提供了如此寶貴的機會,所提有不妥之處,敬希見諒!
1、鑒于鄱陽湖與長江水流自然溝通、水位自然漲落以及野生生物(實際也包括人)對這種模式的自然適應,是人工難以企及的自然杰作和自然價值高度,解決“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續時間延長”等“鄱陽湖水問題”,應以去人工建筑物全面阻隔、去人為力全面調控為優先選擇,從而確保這一千古自然模式得以繼往開來,這是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榮耀的我們應該做的,也完全可以做得到。建議放棄擬議中的連續數公里長閘(壩)方案,考慮用工程預算的100多億元投資和隨后的運行費用,有效調度包括三峽等長江上游和贛江流域各電站水庫的蓄水及蓄排水模式,強化鄱陽湖連通長江進出水道上一切可能改變地形、加快湖水外排人類活動的管理。從而使鄱陽湖水問題盡可能得到緩解,也使鄱陽湖與長江生態系統的自然性、生物多樣性、景觀獨特性,以及當地悠久獨特和諧的河湖文化、水文化,確定得到保護,實現真正的雙贏。
2、鑒于當今世界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具有普遍嚴重性,河流湖泊生態系統因其高度開放性、匯集性,傳統人類活動的不可避免性,特別是當代各種形式的大規模開發建設,更是最大受害者,各流域水生態系統的自然性都在退化、流失,這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現實,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長江搞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及實施類似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等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各河流湖泊來水量本來就變動不居,自然節律受到人為調控后又加大了變幅,我們只能控制人為驅動力,控制不了自然力,否則就不會有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旱、澇等自然災害。在此大前提下,鄱陽湖生態環境不可能一花獨秀,依托鄱陽湖的發展也不可能超群出眾,建議我們以平常心科學評估鄱陽湖生態環境現狀及鄱陽湖水問題,基于當地傳統文化和當前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生態系統基礎,提出既落實保護也有利發展的鄱陽湖愿景目標,謹慎施策。三峽樞紐等長江上游(也應包括江西的贛江等)汛期后集中蓄水,加劇了鄱陽湖水問題,但大家也大可不必把自然半自然的鄱陽湖生態系統理想化,想通過人為力把它變得“萬事盡如我意“,這超越了人與自然的能力,過往沒有出現過,現在受制于人為力調控更難達到。
3、鑒于鄱陽湖是縱貫江西南北的長江八大支流之一贛江的尾閭,其產水量超過1.5個黃河,是鄱陽湖發生發展的依據和條件,也是鄱陽湖常年有水的最大貢獻者,我們研究解決鄱陽湖水問題,就不能把贛江流域和鄱陽湖自身排除在外、置之不理,或者將二者分割處理,只孤立地看鄱陽湖。建議優化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不因自身發展使自身問題嚴重化的同時,要以緩解鄱陽湖水問題為目標,高度重視鄱陽湖“五河”水系之大者贛江流域各種水庫的調度、240座水電站開發規劃的調整及已建成電站的蓄水調度等,相信這能為解決鄱陽湖水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贛江98.5%的流域面積在江西,較易操作;贛江和鄱陽湖水體合一,視情節輕重特別是枯水期的一些燃眉之急,調度更多的贛江水復歸喊渴而“重病在身”的鄱陽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具一定可行性,完全可以先行動起來。
4、鑒于諸如以閘壩等方式全面調控自然對象物的大項目,一般都說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實際大多又會產生一系列問題,最后就是解決不完的一系列問題,自然生態也受到無以復加的干擾、破壞,許多都無從恢復;又因為自然水流、生物多樣性的公共屬性,相信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允許并樂意看到、研究人們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提出的相左意見和建議,非常有利于在解決鄱陽湖水問題中,實現環境與經濟、局部與全局、當下與長遠的綜合決策,把保護優先真正挺在前面。
陶思明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一日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