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穿行在莽莽的秦嶺山中,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林海。溪流邊、村莊旁、山腰里、山頂上、竹林中、懸崖上有這樣一種東西,隱沒在深山里,如果你不細心觀察,也許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就是界樁。它露出地面不過一米,長寬也只有20厘米,邊有界樁的,不過低些、寬些,印著某某保護區的字樣,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界樁,守望陪伴,看護著森林及其中的動物。它和大山最近,它是法律的象征,森林和野生動物的保護神。
乍一看,它實在沒有什么特點,鋼筋的骨架、水泥的軀體,半截在土里或石里埋著,唯一耀眼的是上面有用紅漆寫的幾個字平凡極了。細思起來,它還真有些偉大。
它幾十年如一日經受著暴雨的浸蝕,陽光的灼射,嚴寒的凍結 ,卻從不畏縮,是那樣的堅定,愛山的感情是那樣摯著。
它如哨兵,把祖國的最有保護價值的森林、動物、濕地圍成一竹園,晝夜看護著森林,從不懈怠,每一個企圖破壞森林、狩獵動物的人見到它,都感到畏懼,它曾無言地阻止過數不勝數的違法活動。每一位熱淚愛保護事業的人們,都對它投無能為它投去敬慕的目光。
它默默無聞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從不驕傲自大,雖然它付出的最多,卻始終認為自己愛得值得。藍天、白云、和煦的微風、大熊貓憨態可掬的模樣,鳥兒的啁啾,蟲兒的鳴唱,這對它已經足夠了,它始終感覺到滿足的欣慰。
它身上凝結著世界人民愛好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決心。它是世界銀行GEF項目援助,中國政府實施的。有了界樁,保護區的法律地位更牢固,世界各國人民的心貼的更近,友誼進一步加強。
車窗外,我看到隱藏在大熊貓活動區的簡陋的巡護員的住房,三個巡護員正行走在上山的路上,他們頂風冒雪,忍受著惡劣氣候的考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陪伴、看護、守望著大熊貓的樂園,對外傳播著中國人民的友誼,他們不正是流動、活著的界樁嗎?
我愛大熊貓,我愛界樁,我愛巡護員,我深深地為你們祝福,祝福你們在秦嶺這塊野生動物的樂土上萬古長青、世代流芳。